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

  二、历史性、阶级性、相对性: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核心理念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任重道远,具有实践和理论上的双重艰巨性。实践的艰巨性表现为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历史进程与国情,选择和建设适合事业发展要求的民主形式;理论的艰巨性在于首先要突破西方民主观念的束缚,为实践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观念和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认识民主问题,揭示出民主的实质是一种阶级统治的方式,说明了政治民主要受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阶级结构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我们正确地分析和认识民主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础。为此,我们应当回到马克思、回到列宁,原原本本地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最实质性的思想,概括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最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的内容,以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观念与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和指导思想。

  1、深刻揭示民主本质,科学界定民主概念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关于民主本质认识最重要的观点是民主与专政的相统一的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有关民主话语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也是与所有的西方民主话语最相区别、最相对立的观点。西方民主话语的主流是以民主的字面意思定义民主的,即笼统地说:民主是人民的统治或主权在民。一些民主社会主义者从中引申出所谓“全民民主”的观念。

  但马克思主义认为,迄今为止,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所谓的“全民民主”。在阶级社会,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即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和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统一,不存在不具有专政功能的所谓一般的民主。古代社会的民主制、现代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如此,仍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民主与专政是民主制这种国家形态所具有的两种不可分离的功能,民主功能是将统治阶级组织起来,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专政功能是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现有社会秩序,使统治阶级更好地进行统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在深刻揭示民主本质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民主概念的。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主的本质没有脱离国家的本质,民主是国家的一种制度类型。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民主的概念界定,主要是从国家形态与制度类型的角度做出的。列宁指出:“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按照列宁的论述,民主可以定义为:在形式上承认和保障公民平等权利的国家形态。具体讲,国家形态又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和国家运行。

  国家的性质,即国体问题,是指一个国家中居民和政权的关系:哪些人属于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并充分享受权利的统治阶级,哪些人属于被统治阶级。在民主的国家里,也只是一部分人掌握权力、充分享有权利。民主国家也有性质上的区别: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还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掌握在少数资本家阶级手中,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掌握在广大人民手中。

  国家的形式,即政体问题,是指国家政治统治的形式问题,包括国家政权如何组织、统治阶级通过何种方式掌握政权、管理国家等,国家形式表现为国家根本的和基本的政治制度。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实行按分权制衡原则建立起来的代议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体和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的运行,是指在国家性质、国家形式确定的前提下,国家政权活动的规则、程序,即国家政权依照何种规则和程序处理政治事务、进行决策和实施管理。列宁说过:“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页。)这就是在国家运行的层面上谈民主的概念。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是在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前提下,在资产阶级内部,以多数决定为基本原则处理政治事务、进行决策和实施管理的。在我国,国家政权按照民主集中的议事规则运行。民主集中的议事规则是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体议事,充分表达,尊重多数、保护少数,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民主本质的揭示是我们认识民主问题的根据和基础,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对于民主本质的基本认识。否则,我们就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失去方向。

  2、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社会属性的认识

  在深刻揭示民主本质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还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民主的社会属性,形成了对民主问题的系统性认识。其中,最重要也是对于我们今天实践最具启发意义的,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民主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相对性的认识。

  ――民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在方法论上与以往形形色色民主观的根本区别是:马克思主义把民主看作是一种历史现象而不是抽象地讨论民主。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概括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时,指出:“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解释。”(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列宁进一步指明:“任何民主,和一般的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结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结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列宁:《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5页。)在马克思看来,导致历史上民主政治产生的最直接的因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独立的社会主体的产生、主体之间形式上平等的地位以及各主体的成员的统一意志的出现等三项条件的形成,而这三项条件是民主政治出现的基本前提。

  民主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产物还有第二层含义。这就是:民主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同时民主制度和民主观念又对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反作用。当民主政治适合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时,就能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在不适合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地阻碍、破坏等作用;如果严重不适合,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人们就会改造或抛弃民主制度和民主观念。古希腊的民主制、中世纪的城邦自治制度和近现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都曾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该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社会结果和制度要求,但现实社会主义大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率先胜利的。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重要职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

  ――民主具有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具有阶级性,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国家内部的一切――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8页。)阶级社会中的民主制度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国家制度,是一定阶级用来实现其统治的形式和手段。民主的主体从来都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列宁认为,掩盖现代民主的资产阶级性质,把它说成是超阶级的“一般民主”或“纯粹民主”,是对群众的欺骗。考察一种民主制度,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其阶级统治的实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根本观点。

  同时,马克思主义不否认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民主具有一般社会性。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更加明确地论述了国家的公共职能问题,他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的,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3页。)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国家权力除了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和利益的作用,还具有公共权力的性质,国家是以社会的名义进行统治的。不能把民主政治简单化、绝对化地归结为维护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在民主制度下被统治阶级的利益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照顾”,以使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得到更好的实现和保障。同时,被统治阶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民主争取自己的权利。

  民主的阶级性使民主问题具体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民主是具体的。这个命题的含义是:迄今为止,一切民主都不意味着权力和权利的普遍化和平等化;从古至今,付诸实施的民主政治,无不具有特定的阶级性质和各具特色的形式。民主不能普遍地降临每一个社会成员。一种具体的民主制度的性质,是由在该国社会经济关系中居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决定的。如果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地、均等地拥有权力和享有权利,民主政治也就不需要存在了。因此,《共产党宣言》中说: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民主具有相对性

  民主具有相对性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所谓民主的相对性主要是就民主形式而言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过程中,民主的相对性问题被深刻地感受,对于民主的相对性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的主要历史经验时曾指出:“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由本国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并且都是随着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

  民主不仅有性质与类型之分,也有形式上的区别。这就是说:不仅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有类型上的区别,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民主,在民主的实现形式上也会有所差别;同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其形式和实现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一个国家、一种类型的民主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讲是由该国所处的历史阶段、面临的历史任务决定的,同时也要受到该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民族特性的制约和影响。评价一个国家的民主形式的优劣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要根据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根据国情具体地加以判断。适合发展的阶段性、适应于历史文化传统、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民主形式,就是好的民主形式。

  民主相对性的观点排斥绝对化的观点,也就是否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放之四海而先进的民主形式。适合于某一个国家的民主形式,未必适合其他国家;适合这个阶段的民主形式,未必适合另一个阶段。生搬硬套别国的民主形式常常是水土不服、南橘北枳;搞民主政治建设求新求快,往往是欲速不达。对于一个国家的民主建设来说,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根据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和社会条件选择合适的民主形式。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责任编辑:曾玉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列宁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