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渤海湾畔,一座座塔吊挥舞巨臂,一艘艘吹沙船如龙喷水。曹妃甸,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岛,随着首钢搬迁和被国家确立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后,声名大振。
春江水暖鸭先知。与曹妃甸近在咫尺的河北某预备役师,在组织官兵学习十七大精神时,透过曹妃甸的发展,感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内涵,得出诸多对部队建设的有益启示。
一片荒滩上要建设一座新兴城市——
美好蓝图始于发展思路 2006年7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曹妃甸时指出,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把曹妃甸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经过3500多人次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和论证,光论证会就召开了100多次。最终,曹妃甸新区的发展思路明确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生态城市、港口城市、滨海城市、示范性城市、国际性城市和环渤海中心城市。
思路决定出路。师长赵冀鲁告诉记者:“部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需要不断理清发展思路,搞好总体规划。”前几年,该师提出一些脱离实际的战法、训法。这几年,师党委及时调整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部队建设进步很快。最近,他们依据十七大精神,制定完善了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实现了发展思路的与时俱进。
第 1 2 3页
依靠市场运作每天吸引投资1个亿——
借风扬帆创新发展模式 曹妃甸施工每天投入1亿多元建设基础设施,在这些巨额投资中,唐山市政府自己的投资只占1%左右,其它投资全是靠市场运作而来。
不靠市长靠市场,曹妃甸创造的“神话”启示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在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大胆创新。
师政委李芳才说,过去因为缺乏训练场地和器材,组织训练投入大、效益低。面对这个困扰部队发展的难题,该师通过与军地十多家科研单位通力合作,研制出一套模拟训练系统,训练效益明显提高。
李芳才认为,十七大报告中关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论述,为解决好部队的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指明了方向。最近,他们与地方高校联合开设部队信息化建设急需的专业,借风扬帆,为部队培养和输送人才。
首钢搬迁不带一个螺母,上百亿项目被拒之门外——
“好”字当头方能持续发展 几年前,当首钢决定搬迁到曹妃甸时,曾有人质疑,北京害怕污染,难道曹妃甸就不怕污染吗?而今,随着首钢京唐钢铁厂的开工,公众的疑虑烟消云散。首钢搬迁没有搬来一个钉子和一个螺母,一个污染“零排放”的绿色工业区已具雏形,呼之欲出。
第 1 2 3页
从招商引资到挑商选资,曹妃甸新区抬高了进区项目的门槛。从去年至今,由于不符合产业和环保要求,被曹妃甸新区婉拒的项目有几十个,总投资超过100个亿。
部队建设同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发展一样,都是一个承前启后、持续发展的过程。师政治部主任高树义谈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要讲速度,更要讲科学,讲可持续。
师党委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中,明确提出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不能寅吃卯粮。要求各级领导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师党委把经费、人才向基层倾斜,全部营连达到上级规定的建设标准,部队建设呈现出全面进步、持续发展的好势头。
第 1 2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