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
邓木林
惠阳处在“深莞惠”核心经济圈,紧靠大亚湾石化新城,未来的发展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当前,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实践工作,确保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全面完成。
一、解放思想,谋求与周边区域的互利共赢
立足区域相融。惠阳处在“深莞惠”核心经济圈,紧靠大亚湾石化新城,要积极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一要实现城市融合。跳出自我小圈子,积极融入大惠州、珠三角等大的经济圈和城市群,打造综合承载能力强又独具客家人文生态特色的新城区。二要实现产业融合。借助深莞等地产业辐射和转移,打造与“深莞惠”融为一体、错位发展、资源共享的产业带,着力推进物流、仓储、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
立足城乡协调。城乡共建、互补发展,是惠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城乡一体的规划和发展思路,把城市拓展、园区建设和农村发展统一部署、协调推进,重点抓好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加快路桥等基础设施的贯通,构筑城乡相融的发展框架。要统筹城乡经济互补发展。以工业园区建设和“百企扶百村”工程为契机,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重点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立足长远发展。着眼于未来发展的目标,实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首先是把好规划关。整合周边和自身现有产业资源,以竞争能力强、带动效应大、发展后劲强为标准,促进发展结构的优化。其次是把好资源关。土地等公共资源进入市场一律进行“招拍挂”,重点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为后续发展留足空间。再次是把好环境关。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发展环保低能耗项目,改造工业老区,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创新,实现经济质量和效益并重发展
经济发展要有新建树。“三管齐下”,实现经济质量和效益并重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建立起工业以电子信息和汽车配件等为主导,第三产业以物流中心区、仓储加工配送区、珠宝首饰城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带动的产业结构,培育一批特色足、潜力大、效益好的领军企业。产业集约发展——把惠阳经济开发区和万兴、怡发、良湖、洋纳等工业园建设成科学规划、功能配套的复合型、现代化工业主导产业群,扩大规模聚集效益。项目建设加快——着力破解经济发展中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加快发展的矛盾等难题,狠抓工作推进,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社会发展要有新作为。“四轮驱动”,努力形成心齐气顺、和谐相处、安居乐业的局面。监管——实现治安、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全面到位,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纠纷排查组织网络和调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工作更加扎实,矛盾隐患切实减少。惠民——完成“两河、三站、四园、五桥、八路”建设,群众在医疗、就业、社保、教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得到较好解决。文化——形成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生动丰富的和谐文化,诚信友爱的群众风貌。
党的建设要有新举措。“五指并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抓思想——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职业道德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抓组织——客观公正地选人用人,真正让品德正、政绩好、口碑好的人进入领导干部队伍,强化组织建设。抓制度——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即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失职追究制等工作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抓作风——全面实施上网公示工程,更加规范行政行为,形成勤俭节约风气。抓廉政——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使各级领导班子切实做到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团结和谐。
作者系中共惠州市惠阳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