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于他人把自己的库存全部“吃掉”,往往是一厢情愿。青蒿素产业要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能老是在原料药优势方面做文章,而是要加强创新能力,走成品制剂出口之路
曾经被誉为“黄金般的植物”的青蒿草,在本世纪初期被看好。
当时,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未来5到10年全球青蒿素类药品将形成15亿美元的销售额。然而,未来的10年尚未结束,那“黄金般的植物”犹如暴跌的股市,一跌再跌,青蒿素价格从当初的每公斤8000元跌至目前的2000元以下。青蒿草每公斤曾经可以卖到8元仍然供不应求,而今年每公斤大约只能卖到2.5元左右。“15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青蒿素是我国享有独立知识产权并获得国际认可的新化学实体,以此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抗疟药物自200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治疗疟疾药品后,全世界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将其作为抗疟指定药品。
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崛起始于3年前。2004年,WHO正式宣布将每年拨出2亿美元,资助疟疾重灾区政府专款采购青蒿素药品。青蒿素顿时供不应求,价格也飙升到每公斤8000元。有关一个“15亿美元的巨大市场”的宣传一时间热闹非凡。
与之相呼应的是,国内8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开始投资配置生产线,涉及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等多个省市的药农们积极投身种植和采收,他们的终极目标几乎都集中在一个国际买家身上———瑞士诺华公司。
但是,只过了短短3年时间,便出现了青蒿草和青蒿素产品价格暴跌、原料滞销而大量堆积在仓库里的情况,数千万元一条的生产线停工闲置,药厂、药农叫苦不迭。
诺华明确表示,今年向中国企业采购青蒿素的数量是55.5吨,而且这还是诺华未来两年的原料用量。而今年国内的青蒿素原料药产量在150吨到200吨之间,诺华基本上是国内企业的惟一买家,其收购量不足国内供应量的1/3。泡沫的破灭
业内人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指出,青蒿素产业惨遭滑铁卢,除了“15亿美元大市场”的误导等其他原因,主要还是国内蒿农和青蒿素生产企业一哄而上所致。
据了解,受2005年市场行情影响,2006年全国青蒿种植面积从10万亩扩大到80万亩,生产企业从3家扩展到100多家。据分析,按2006年全球所需青蒿素原料计算,大概需要青蒿叶2.8万吨,如果种植青蒿每亩产量是150公斤,那么20万亩的产量就能满足全部市场需求。由于很多蒿农和青蒿素生产企业一哄而上,导致市场明显供大于求。
然而,也有蒿农和青蒿素生产企业认为责任主要在诺华,是诺华提供的“错误情报”让他们蒙受损失。但是,在前不久的青蒿素圆桌会议上,瑞士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李振福表示,炒作“15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与他们无关。李振福指出,早在2004年,他就在媒体上提醒过国内企业,虽然当年青蒿素原料价格比2003年上升了3倍,但WHO、环球基金及非洲各国政府每年获得的公益基金捐助是有限的,加上国际机构设立了很高的原料质量门槛,中国企业盲目发展是不明智的。
事实上,“15亿美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市场目标,青蒿素药品市场应该在5亿美元左右。因为在全球最主要的市场———非洲,很多贫困人群无力买药,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救助计划也暂时无法完全覆盖他们。
至于诺华和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时向中国政府和企业界宣传呼吁,提高青蒿的种植和采收量以提供充足的青蒿素原料,是由于当时原料供应不足。现在时过境迁,随着青蒿素原料的盲目扩产,国内青蒿素产业已经呈现出巨大的泡沫,泡沫破灭在情理之中。创新挖掘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求助于他人把自己的库存全部“吃掉”,愿望是好的,但这往往是一厢情愿。解铃还须系铃人,走出青蒿素产业面临的困境,除了对外来信息予以正确判断外,更重要的是生产企业要以此为鉴,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目前要限产压库,尽快缩小泡沫。
在规范出口秩序方面,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以避免同类生产企业在出口的道路上“你争我夺”,甚至兄弟企业之间杀得“天昏地暗”。据悉,青蒿素价格的暴涨暴跌正引起商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青蒿素类产品出口秩序的管理办法》有望出台。
更值得重视的是,虽说我国是青蒿素的原产地,也是青蒿素原料药的最大生产国,但在国际利益分配格局中仍然没有摆脱被动。目前,全世界抗疟药每年销售额为15亿美元左右,而2006年我国出口额仅占2%左右。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青蒿素产品出口一直以原料型产品青蒿草和青蒿素原料药为主,附加值较低。尤其当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制药企业终止生产和销售青蒿素单剂药时,在“复方门槛”面前,我国的制药企业更显得力不从心。
正因如此,青蒿素产业要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能老是在原料药优势方面做文章,而是要加强创新能力,走成品制剂出口之路。只有如此,才能挖掘出青蒿草“黄金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