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两举措堵住销赃渠道
本报记者 赵阳
随着全国打击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专项斗争的不断深入开展,如何从源头堵住犯罪分子的销赃渠道,成为各地专项斗争中面临的新课题。近日,记者通过在浙江省嘉兴市的实地采访了解到,该市正在通过对流动摊贩和固定废旧物品收购站点的管理,探索一条从源头堵住销赃渠道的新路子。
时间:2007年12月7日上午11时
地点:嘉兴市秀洲区某居民小区
被采访人:流动摊贩陈勇贵(男,51岁,江苏人,收购废旧物品5年)
当日上午,记者在秀洲区采访时,正巧遇见在某居民小区外收购废旧物品的陈勇贵。陈勇贵身穿一件黄色马甲,马甲上写着“180”几个数字,头上戴着一顶红色小帽。我们的对话就从这件黄色马甲说起。
“这是市里统一发的。180是我的工作号码。”
“穿上黄马甲和以前相比,生意怎么样?”
“好多了。我们收购的价格是统一的,秤也准。老百姓可放心了。”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嘉兴与上海、浙江交界,随着上海、浙江两地“三电”专项行动打击力度的加大,一些犯罪分子乘机逃入嘉兴地区继续疯狂作案,致使2007年年初嘉兴地区涉及“三电”的刑事案件一度呈高发态势,嘉兴也被列为全国80个重点整治地区之一。
“通过南湖区试点经验,我们在全市积极推广废旧金属收购四统一工作,即统一收购车辆、统一着装、统一收购证件、统一挂靠行业协会工作。全市已有90%的流动摊点纳入四统一管理体系。”嘉兴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潘浩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时间:2007年12月7日下午3时
地点:嘉兴区废旧金属回收市场
被采访人:陆巧珍(女,48岁,嘉兴区废旧金属回收市场E06收购店店主,收购废旧物品20多年)
嘉兴区废旧金属回收市场是嘉兴市政府建立的废旧金属集中收购市场之一,市场的入口处站着两名保安,大门的上方装有两个监控器。当记者走到E06摊点前时,陆巧珍正在本上写着什么。
“您在记什么?”
“刚收到一批废旧金属,正在登记。”
“您原来在哪里收购废品?”
“在市场外面。”
“那为什么搬进来啊?”
“政府号召我们进来的,在这里感觉很好、很安全。”
在市场经理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了监控室,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移动手中的鼠标对市场的各个角落进行监控。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监控画面移到了E06摊位,摊位前的一举一动都清淅地展现在记者面前。
“这个市场是2006年12月建的,现在有13家收购站。店主的每一次交易我们都能看清楚。”市场经理苏启群对记者说。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针对原来大量废旧金属流进“地下”交易,造成该行业管理混乱,成为不法分子销赃、购赃渠道,诱发盗窃案件高发的情况,嘉兴市公安局提出了“变堵为疏”的工作思路,即在原有管理模式难以奏效,“堵”不牢、“控”不住的情况下,顺应市场需求,由当地政府出面确定若干个废旧金属收购点,专门收购废旧金属器材,并积极疏导定点废旧金属收购点合法经营,使非法交易无处藏身。这样既有效规范了废旧金属收购行业的管理,也有效拓宽了相关企业合法获取工业原材料的途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据悉,为了规范废旧金属收购市场,嘉兴市目前已在南湖区、嘉善区、秀洲区、经济开发区等地集中建立了废旧物品回收市场,并在一定规模以上的收购站点内外安装了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对收购现场实行实时录存,录像资料保存备查。目前正在努力建成市场监控网络与公安互动的信息网络。
本报嘉兴12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