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 |
展馆前的展板上介绍鲍恩典女士的生平 |
鼓楼医院医生忆日记发现始末 鲍恩典几十年不曾对亲人提起往事
12月12日上午9点,在南京市鼓楼医院1892楼里,鼓楼医院第一次公布了新发现的南京大屠杀重大证据——鲍恩典(Grace Bauer)日记。这本日记记录了1937年11月25日至1941年9月15日期间鲍恩典医生在南京鼓楼医院亲历的事情,真实有力的呈现了南京沦陷后的大屠杀灾难。而这本珍贵的日记发掘始末也是一个为鼓楼医院医生护士津津乐道的故事。
据鼓楼医院党委副书记周长江介绍,鲍恩典女士于1919年到中国工作,在南京鼓楼医院工作了将近23年的时间,任职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屠杀期间,她是仅有几位没有离开南京的外国医生之一,并和当时在南京的外籍人士组成了一个“救援管理委员会”,拉贝正是这个管理委员会的会长,他们救助保护南京大屠杀中受伤的平民,总共营救了几千名市民。当年身中37刀的李秀英老人就是在鲍恩典女士、威尔逊医生的救治下得以存活下来的。鲍恩典女士一直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这本日记中详细的记载了1937年日本军队如何进入南京,南京如何沦陷,日本人在南京烧杀抢掠的罪行等,由外籍人士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事实,是反击日本右翼分子称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最有利证据。后来民国政府为了表彰鲍恩典女士这种英勇的行为,特地为她颁发了一枚奖章。
发现鲍恩典女士日记的时候正值鼓楼医院建馆115周年。因建馆需要,2006年3月,鼓楼医院派齐晓敏和另外一位医生特地赶往美国寻找鲍恩典女士,他们在美国纳什维尔一个教会的档案馆的资料中寻找曾经到鼓楼医院工作人员名单,才找到了鲍恩典女士的档案。鲍恩典女生一生未婚,她最后的时光是在侄子瑞恩家度过的,凭借美国教会的帮助,齐晓敏和同事找到了瑞恩。然而让齐晓敏医生意外的是,虽然在瑞恩家里有很多鲍恩典女士留下来的书信、从中国带回的物件、明信片等等,但在和侄子同住的十几年间,鲍恩典女士从未向他们提起过南京大屠杀日记的事情,也没有讲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故事,子女们知道她曾到中国工作,却不知道这本日记的存在,也不知道她经历了这样一场浩劫。2007年1月23日,瑞恩夫妇来到了南京鼓楼医院,参观了鲍恩典女士生前工作的地方,并参观了医院纪念馆的展品,才了解到姑姑曾经的工作,表示非常自豪有这样一位英雄式的亲人,并将这本日记的原件长期借给鼓楼医院。
齐晓敏说,之后他们再次赶到美国的时候,鲍恩典女士整个家族的家人都聚到了一起,都以鲍恩典在南京大屠杀对中国人的救助为荣。而瑞恩的儿子也受到母亲日记的感动,现在开始做了很多善事,收养孩子,像母亲当年一样。
而鲍恩典女士的精神对齐晓敏这样的年轻医务工作者也有很大的影响,阅读了日记中对大屠杀的描述和救助伤员的细节,齐晓敏对记者说:“这本日记给我很大的震动,同样身为女性,我敬佩她,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再苦再累也不怕了。”
她还表示,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是还是要面向未来,鼓楼医院两个友好医院都是日本的医院,一个是名古屋医院,一个是长崎医院。鼓楼医院院长在访问长崎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南京和长崎,两个城市都是在二战期间受到灾难的城市,这样的灾难让两个城市联系到了一起,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事实就是事实,但是还要展望未来、发展友好。”
鲍恩典日记的发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国际友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对中国市民的救助也是国际人道主义在战争时期的极致体现。70年历史过去,当年经历这场劫难的老人们和国际友人都逐渐离世,而流传在1937年坚韧不拔精神和充满人道的感情却将流传下去。(钟文)
独家供搜狐网稿件,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