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波的外甥女玛丽安向本报记者展示舅舅的照片 |
陈克俭将收集的图片资料编成一本画册 |
当年辛波在南京拍摄的中国难民照片 |
丹麦人讲述舅舅救助中国难民往事(图)
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丹麦人玛丽安来到南京,讲述70年前辛波舅舅救助中国难民的往事——
中国人送给辛波“见义勇为”感谢状
特派记者 姜燕 文 周馨 摄
【新民网·晚报精选】 1937年12月,26岁的丹麦人辛波(全名BernhardA.Sindberg,伯恩哈特·阿尔普·辛德贝格,又译辛波)和34岁的德国人昆德(全名KarlGünther,卡尔·京特,又译昆德)来到南京,到城东南20多公里的江南水泥厂护厂。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在新落成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有一个新增的展台,再现了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间,一个由中国人和外国人用生命的承诺,共同书写的国际难民营的历史。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恩情。在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丹麦人辛波的后人来到了南京。受现居上海的当年江南水泥厂投资人陈范有之子陈克俭之托,记者特地赶赴南京,重叙旧情,探寻那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家中的传奇人物
“从出生那天起,我就知道有这样一个传奇的舅舅。”玛丽安略带夸张地说,她是辛波的外甥女,今年59岁。
她出生于1948年,距离辛波在中国的日子已有十多年,但妈妈和姨妈们还是经常把辛波舅舅的故事挂在嘴上。
“舅舅刚去南京的时候,曾经给家里写信,说‘从丹麦引进设备的一家水泥厂正好在战区,我已经被派驻到那里,去升起丹麦国旗。这是非常危险的,但假如我能做成,是值得去冒险的’。”在信的结尾,他还安慰家人说:“你们可能已经了解到我在中国的冒险经历。你们知道,我总是很幸运的。”
“我20岁那年,辛波舅舅已经移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1968年7月的一次家庭旅行中,我来到美国,一天晚上,舅舅突然将他珍藏的一条丝巾交给我,叮嘱我好好保管。”
这条丝巾,是1938年3月辛波离开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后,得到他保护的11个难民联名送给他的感谢状,上书“见义勇为”4个大字。
据史料记载,南京难民曾给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赠送过新年贺状和感谢状。这一感谢状表明,到目前为止,辛波是当年南京大屠杀见证人中,获此殊荣的第二人。
舅舅为何不再自己保存这条意义非凡的丝巾,玛丽安不得而知。但她清楚,舅舅一直不愿回忆那段恐怖的日子,他始终想把那些惨绝人寰的影像从记忆中抹去。
送孩子进城疗伤
1937年,南京沦陷。城内城外,日本兵见中国人就开枪,见妇女就强奸,见牛、猪、鸡、鸭就抢,沿公路的房子都被日本兵烧光了。隆冬季节,大批中国难民卷着铺盖,牵着耕牛、毛驴,涌向南京城外的江南水泥厂。
在这里,代理厂长的德国人昆德和工程师辛波不仅能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还为他们提供粮食、医药和良民证。
1938年1月14日,辛波驾驶着摩托车驶往南京中山门,车上坐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孩子。孩子被日本兵的手榴弹炸得全身严重受伤,1只眼睛被炸坏。孩子的父母找到江南水泥厂,辛波见孩子伤势严重,伤口已经感染,马上决定,亲自送他到城里的医院去治伤。
日本兵端着刺刀,蛮横地挡住他的去路。这种情况辛波已不是第一次遇到,25天前,他打算送几名受伤的中国人进城就医,日本兵坚决不让伤员通过,他只得将人送回栖霞山。
这一次,看着奄奄一息的孩子,辛波没有打道回府,而是恳求日本兵替他把孩子送到医院,但遭到断然拒绝。辛波不肯罢休,悄悄地绕到太平门,冒险快速通过岗哨,终于来到鼓楼医院,将孩子交给了医生。
冒险救了一船人
在玛丽安的记忆中,辛波是个性格率真、活泼外向的人,喜欢和人打交道,想到就做,从不犹豫。
在江南水泥厂,辛波也承担了主要的“外联”工作,经常骑着摩托车往返于城区和工厂之间。除了送受日军残害的伤员进城救治外,还从医院和红十字会请来护士、带回绷带和药品,在工厂设立了诊疗所。辛波还帮助难民递交过“难民抗议书”;带着美国牧师马吉拍摄大屠杀受害者的悲惨画面。
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玛丽安还听说过关于舅舅的一个故事。他在江南水泥厂时,偶然从广播中听说日军即将轰炸的消息,轰炸的区域内恰好停泊着一艘船,辛波曾经和船上的人打过交道。他想了想,立刻找人在自己衣服的背面涂上丹麦国旗,然后驾车到河边,跳入河中游到船边,通知船上的人迅速离开,救了他们一命。
“轰炸在即,这个时候前往,危险可想而知,舅舅能这样做,我为他感到骄傲。”玛丽安认真地说。
史料赠给中国人
到南京之前,辛波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几个月,受雇于一名英国战地记者,为他开车并担任向导。跟随记者的这段时间里,让辛波也养成了采访的习惯。到了江南水泥厂之后,他经常拿着相机到处拍照,记录难民营里的生活状况,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资料。
他曾经寄回一些给丹麦的家里,但更多的不知去向。2000年,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展览在玛丽安的家乡展出后,她开始收集关于舅舅的各种史料,先后到过瑞典和美国纽约、加利福尼亚、芝加哥和得克萨斯等地。收集这些史料,如大海捞针一般艰难。
几年前,她偶然得到一个消息,得克萨斯博物馆收藏了辛波的许多史料,包括他拍摄的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照片和一本日记,记录了1937年6月以来,他在上海和南京生活的经历。
玛丽安立刻前往,最后以1500美元的价格,买下近百张照片的影印版和日记的第1章。
去年,玛丽安一家受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邀请,前往南京参加纪念活动,将这些史料和“见义勇为”的丝巾全部赠送给纪念馆,永久珍藏。辛波后来在美国当了一艘货船的船长,1982年去世,一生未婚。
【焦点关注】
德国人昆德的故事
由于健康的缘故,昆德的夫人此次未能来南京,给采访留下不少遗憾。
昆德1903年出生于唐山,在唐山启新洋灰公司任化学工程师,1937年前往江南水泥厂任代理厂长。当时水泥厂的留守职员之一、会计徐莘农的女儿徐尔欣回忆道:“在我记忆中,他是一个中年男子,个子不高,长得很敦实。比较严肃,但也很有礼貌。后来他结婚了,夫人非常和气,经常教我们学习中文。”
辛波在1938年3月就离开了江南水泥厂,但昆德一直留在那里,继续保护难民,一直到1939年。在董事会和昆德的坚持下,江南水泥厂顶住日本方面的压力,没有答应为他们生产水泥的要求,并对日本人“拆除生产线”的命令采取拖延政策。
德国战败后,昆德作为战败国公民,也要被遣返回国。但昆德很不愿意离开中国,江南水泥厂便向南京市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挽留信。昆德在难民营时期的贡献和江南水泥厂职员的真挚情感打动了市长,他亲自签署文件,授予昆德继续留在中国的资格。后来昆德及家人直到1950年才离开中国,回到德国。
2002年4月,昆德夫人及儿子来到南京,故地重游,激动万分。昆德夫人说:“在南京,我和丈夫生活了很多年,我的女儿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儿子在这里出生。感谢南京人给我这个机会,感谢中国人还记得我们!”
【焦点背景】
江南水泥厂难民营
江南水泥厂由唐山启新洋灰公司投资,曾向丹麦史密斯公司和德国禅臣洋行订购两条水泥生产线和一些电器设备。投产前,战火逼近南京。江南水泥公司设在天津的董事部便商请两国出售设备的洋行派代表赴厂,协同留厂人员保护工厂。
据投资人陈范有的儿子陈克俭提供的史料记载,当时留守的职员5名,工人30名。难民多而工作人员少,他们就将难民分组,实行自我管理。并将妇女和儿童安置到厂区内的二层宿舍楼内居住。
昆德和辛波到达江南水泥厂后,立即赶制德国和丹麦国旗,插在厂区南北面和附近的难民营外,连栖霞火车站、南边的梅墓村、东边的西渡沟都插上了两国的国旗。厂房顶部也涂画了德国的国旗。有了这些国旗的保护,就能使工厂和难民营免遭日军飞机的轰炸。
江南水泥厂外有护厂河,边上有角楼,防护设施较好,厂内有成片宽大的厂房和仓库可以容身。昆德和辛波借助有利条件,最大限度保护难民。半年的时间内,这里累计收容难民3万多人,是南京城外收容人数最多的一个难民营之一。
1945年日本战败后,江南水泥厂的厂房成了日军战俘营,关押了上万名日本兵,历时半年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