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2月13日专电(记者朱薇)予人玫瑰、手留余香。重庆建立志愿服务储蓄回报机制,通过“志愿服务储蓄时间”“服务转换”“互助服务”等形式,让志愿者在自身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社会的回报,从而激励志愿者服务积极性。
据重庆市社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沙坪坝区、渝北区的一些社区建立“时间银行”和“爱心储蓄所”,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间予以记录、储存,对志愿者回报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壮大了志愿者队伍。
同时,重庆还配套建立了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要求志愿者所在单位、组织和街道把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活动情况作为其竞职提拔、就业创业、考核评优的条件之一。如重庆九龙坡区的一些社区推行“爱心行动储蓄卡”,将志愿者每一次为社区孤寡、困难老人服务的爱心行动记录在卡上,并反馈给志愿者所在单位,作为志愿者今后参加各类评比的依据。
目前,重庆已形成社区志愿者组织4847个,共吸收志愿者24.4万人,他们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辖区残疾人、老年人、贫困家庭、青少年及广大居民提供无偿服务,赢得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促进了社区服务的蓬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