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山区有一位老人最近几天成了网络红人,他为乡间义务修路长达50年之久的事迹,被身边的有心人用摄像机拍下,10日开始在一些视频网站上播出,短短两天就有几十家网站采用,点击次数达几十万次,网民留言上万条。他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有着怎样的感人事迹,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老人名叫郭远梁,今年91岁,家住遂川雩田镇田心村。附近十里八乡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只要—提他的名字,人们都会脱口而出:“噢,那个修路的老人!”
救赎心态下开始做善事
郭远梁从小读私塾、乡塾,再读新式的小学、中学,一直到他20岁结婚。郭远梁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才1岁,就会背很多启蒙文字,这让他喜不自胜。不幸的是,孩子很小就夭折了。郭接下来又生了3个孩子,都没能长成,这让他沮丧万分。有一天翻古书看到这句“行善主人桥上过,作恶之人水上漂”时,心里一阵冲动,下意识地产生了救赎的决心。
他把自家的积蓄都拿出来捐去修桥,自己也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挖砂、挑土中。在他的积极倡导下,一连修了几座桥,其中有一座桥是几修几塌,在他的带领下竟然成功修建,稳固异常。几年后,他现在的大女儿出生了,长得很健康。郭远梁虽然是个无神论者,但他还是认定自己的做法不管怎么说都值得继续坚持下去。从此,他对公益事业更加热心了。
40岁开始修路
郭远梁修路的历史当从他40岁开始算起。那时,他是一个挑货郎,每天挑着陶罐、瓦罐在附近几个乡村叫卖。1956年春天,他从邻村回家,由于春雨不断,从村委会到汉溪组的“机耕道”泥泞不堪,坑洼不平,郭远梁卷起裤腿,跳着“摇摆舞”,一不留神滑了一跤,肩上的货全摔破了。
“我要为村里修好这条路,方便大家出行!”郭远梁抱着这一朴实的想法回到村里,扛起镢头和铁锹,挎起畚箕,开始了艰苦而漫长的修路护路生涯,而且一干就是50年,寒来暑往,从未间断,成了邻近十里八乡无人不晓的乡村道路“义务养护工”。
在郭远梁的不懈努力下,村里的路宽了平坦了,几条不到1米宽的机耕小路,现已“改头换面”变成了两米宽的平坦道。每天站在路边,看着村民们在自己亲手维修的平整路面上走过,看到各种大小车辆在自己亲手修筑的平坦道路上来回穿梭,郭远梁由衷地感到快慰和自豪。慢慢的,他还将“业务”延伸到邻近的枚江、泉江和万安潞田、罗塘等乡村,简直成了邻近乡村的全日制义务养路工。
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平静而充实,一过就是50年。来来往往的村民们感受到道路的舒适,对无偿修路的郭远梁心存感激。为了表达谢意,有的村民拉他到自家吃饭,有的给他送上自酿的米酒,有的甚至往他手里塞钱。面对这些,他总是谢绝,有时拗不过也会吃上几顿饭,但坚决不收钱。也许,老人的话最能阐释他修路的执著:“我看到人们走着平坦、宽敞的道路,我的心里就很满足了。”
被取绰号叫“傻干”
郭远梁所在的田心村,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因此,与大多数村民每天忙于生计相比,郭远梁这种对修路的投入和执著在许多人眼里简直无法理解,村民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傻干”。家人开始也对他的这种举动很不理解,他的老伴在世时便多次说过他。
不过,郭远梁有着一股犟劲儿,他认准了的事,便要坚持下去。所以,面对旁人的非议和家人的微词,他丝毫不理会,依旧每天外出修路。慢慢的,大家被他的坚持所感动,说闲话的人少了,家里人也由他去了。修路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步入花甲之年后,郭远梁依然每天早晨5时30分就起床,6点多钟吃完早饭就带好工具去修路。挖崖取土,垫平沟渠,拓宽路面,这些活对年轻人来讲不在话下,但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5年前的一个冬天,已是86岁高龄的郭老在修路时不小心跌进路边水塘里,全身湿了个透,幸亏有路人看见把他救了上来。郭远梁全身冻僵说不出话,经过医生紧急抢救,才慢慢苏醒过来。
一夜成为网络红人
郭远梁的事迹附近的人们早已熟知,在雩田镇镇政府工作的刘启程是位爱好摄影并经常上网的年轻人,他也被郭远梁的事迹所感动,就萌生了一个想法,通过网络把郭远梁的事迹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他的感动。于是,刘启程就将郭远梁的事迹用摄像机拍下来,在本月10日深夜传到几个视频网站,供人们点播观看,第二天该节目就被几家挂为头条,点击率不断上升,许多网民留言深受感动,并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山东网民与刘启程联系要为郭远梁老人寄鞋,北京网民准备结伴来遂川看望,郭远梁老人一夜成了网络红人,感动了全国无数网民。文/图郭华生记者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