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一米阳光照进铁窗(图)
人大富了才能做慈善,企业家在拥有巨额财富后,再投身公益事业似乎成为当下时髦的事业转变,但是——
光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德鲁克管理学院理事长、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董事、还做了二十几年的监狱志愿者……
一直以来,李志刚不遗余力地奔波在商业、慈善两个领域。他庆幸自己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在两条高速路上行驶。当被问到这么多事情怎么合理兼顾时,李志刚开玩笑地说:“我有特异功能啊,我每天比别人少睡两个小时,眼睛合上的次数少,就有时间做事了。”
李志刚简历
英国华威大学工程管理硕士,英国机电工程师学会会员。李志刚的专业工作曾涉足能源、环保、化工、气体、金融投资等多个行业,并曾为上市和跨国公司主管香港、国内和亚太区的业务。在过去23年来﹐李志刚持续参与基层社会服务,并毫不间断地在香港、国内和国际领域上担任监狱组织、非营利组织、大学和政府部门顾问和董事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变革管理、企业战略等。
1985年大学毕业后,在香港一家跨国公司上班,几年后晋升为公司亚太区总裁,随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2002年,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2005年,加入光华控股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总裁。与此同时,参与建立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积极宣扬德鲁克的管理知识。
2005年4月,由香港光华控股有限公司捐资设立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Bright China Foundation, BCF)。有系统有组织地承担起光华控股有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职能,同时也致力于成为社会各界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平台。
■ 本报记者 白晓威
12月8日,在上海“与公益同行”2007映绿公益论坛的一个分论坛上,继徐永光跨步跃上讲台后,李志刚也一个箭步直接冲上讲台,由于用力太猛,他在跃上台后直飞讲台的后端,“嗵”的落地声,让人感觉整个讲台都在颤动,这一举动引起了在场所有人一片笑声。这也许正是李志刚的性格:幽默。
“我喜欢别人叫我的英文名Stephen。”当听到记者叫自己“李总”的时候,李志刚说,不管是在公司、基金会、还是学院,周围人都是这么称呼我,这样显得没有约束感,人与人之间会有亲近感。”
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李志刚能很好地与人沟通,最后达成共识。
第一次监狱之旅
李志刚个性十足。1983年,生长在香港的李志刚还不到20岁,由于十分喜爱音乐,在刚进入大学后便与七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校园乐队。“那时的自己比较爱玩,天天唱歌,过得很是逍遥。”
然而一次演出却让李志刚接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由于自己的乐队经常在各个校园演出,赢得了一些声望。于是有一次他们被邀请去香港一间少年管教所义务演出。
“说实话,当时我还是有点害怕的,因为那时候,觉得进管教所的人都很可怕,毕竟他们是做了坏事才进去的。当时很多朋友都劝我别去,当志愿者哪儿都可以,干嘛去管教所呀,但我没想太多,觉得越是别人不去做的,我越想做,加上当时我们年轻也不太懂事,觉得很刺激,于是就应邀去了。”
“没想到的是,当我第一眼看见他们的时候,那种情形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李志刚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这些孩子非常年轻,而且我觉得很多孩子都很帅,比我帅多了。”
“当时我只有十几岁,不到二十,这些少年也顶多比我小两三岁,我们是同一辈人啊,起码从表面上,我看不出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很多人脸上都还带有稚嫩和一些纯真。”
于是原本存在的紧张感消失了,李志刚和他的乐队使出浑身解数为管教所的一百多名观众演唱。
“在表演过后,我们乐队成员分开与这些少年进行分组交流,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由于我觉得我们之间没有什么距离,所以就十分放松,在交流中,他们反而有时会显得比我还成熟。”李志刚说。
打开心扉
这次特殊的经历给李志刚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自此以后,他和自己的乐队便不断地义务去各个管教所、监狱进行演出。“刚开始我们乐队年龄小,只能去劳教所演出,后来慢慢打响了以后,我们才被允许去监狱演出。”“每次从这些地方回来,我都有着不同的感觉,但正是这种不断地积累,促使我继续坚持下去。”李志刚描述自己的感受。他坦言,直到现在自己都没想到会坚持在监狱做志愿服务二十几年。
在经过几十场演出后,时隔一年,李志刚和他的乐队回到第一次演出的那个少年管教所。“当时我一上台,刚准备开唱时,突然听到有人喊我名字‘李志刚……李志刚……’,我当时几乎是一愣。”他回忆,“这简直是明星的待遇啊!你知道吗,我不是明星,但是台下的观众热情地高喊你的名字,这种感觉太刺激了,我当时真是激动万分,歌唱得比任何时候都卖力。”
“同样地,在演出结束后,我与他们分到一组,刚才那些喊我名字的少年主动与我聊天,他们见到我,跟见到老朋友一样。我第一次来唱的什么歌,说的什么话,穿的什么衣服,他们都记得十分清楚。”李志刚感叹这个场景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他们的一言一行,看到他们真挚的眼神,我明白了,在帮助别人时一定要真诚,也许这对我们来说,只是打开了自己心灵的一小扇窗,但对他们来说,他们却是愿意完全敞开心扉,对你没有丝毫保留,但是有时候他们并不会将这种感受告诉你。”
就是这种坦诚让李志刚也交了很多狱中好友,“我的朋友里有重刑犯,有的人在刑满释放后都还与我保持联系,他们和我没有任何隔阂。”
多年来,李志刚一直抱着这样的态度在各个监狱中做志愿服务。至今他在监狱做志愿工作的时间比一些人服刑的时间还要长。“很多服刑人开玩笑地说,‘我是有期徒刑,你是无期的’。”
坚持可持续
李志刚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在商业上,自1985年大学毕业后,李志刚便在香港一家跨国公司上班,几年后晋升为公司亚太区总裁,随后李志刚又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两年前加入光华控股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总裁。与此同时,李志刚参与建立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积极宣扬德鲁克的管理知识。还与内地高校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大力支持司法研究。
同时,李志刚还不遗余力地开展慈善事业,他庆幸自己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在两条高速路上行驶。
当问到这么多事情怎么合理兼顾时,李志刚开玩笑地说:“我有特异功能啊,我每天比别人少睡一两个小时,眼睛合上的次数少,就有时间做事了。”
李志刚坦言,现在他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有很多时间到监狱里去做志愿服务,即使有机会去,待的时间也很短。“以前我做志愿服务,可以说是前线人员,现在我已经渐渐退到二线,转为幕后。我会通过基金会的各种培训,教育大家怎样抱着真诚的心去监狱服务,教导他们不要对服刑人员怀以偏见。”
李志刚经常会用“使命”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他举了个例子:“如果看见一个你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见他的时候,第一次可以帮,第二次可以帮,这是出于我们有爱心,以后我跑了不再帮了,你就会怪我,可是当初我没有承诺帮你一辈子啊。”“其实这是缺乏使命感,因此要让人们长久地帮助别人,必须建立他的使命感。我们现在就是通过培训教育,让工作可持续地进行下去。”
倡导尊重服刑人员
李志刚对于服刑人员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这些犯罪者本身也是受害者。
“在香港,很多市民一看见监狱里的罪犯,就说他们都是坏人,他们是罪大恶极。这种想法本没有错。但是我认为这些罪犯除了曾让别人受到伤害,其实他们自己也是受害者。这些犯罪者之所以犯罪可能是在受到各种压力(包括家庭、朋友、事业、社会等等)影响后,走上犯罪道路的,然而就是这个时候,他们就更需要的是关怀。当他们出来时,给予他们一个真诚的笑脸,接纳他们,包容他们。”
在多年前,李志刚就在香港倡导市民关怀刑满释放人员,当地政府采纳了李志刚的建议,在社区建立相关体系,教育当地居民关怀刑满释放人员,此外还对他们进行技能和心理的培训,让他们能重新融入社会。
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二届彼得·德鲁克高层管理论坛上,李志刚在回答“假如现在有一个基金会支持你1000万元人民币,要你去开创一个企业或者做一件事,你的选择是什么,理由又是什么?”的提问时说,如果他有1000万元的话,他要改造一个监狱,希望在一个监狱当中,引进一个昂贵家具的维修中心,让犯人接受系统的培训,把他们变成熟练的维修工人,接一些需要维修的高等家具,在几个大的城市构建分销网络进行出售。犯人在监狱里面已经接受过培训,出来以后就有工作的机会。
李志刚告诉记者,光华慈善基金会在今年10月份,已与四川的十所监狱建立了创业培训项目,即为监狱里的服刑人员进行心理上和技能上的培训,让他们重新恢复自信、自尊和生存技能。
李志刚说,这是光华基金会在未来的最主要方向,他希望能将四川的项目建立成一个品牌模式,用在各个省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