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12月18日电 (冯春梅、刘海梅)全国政协18日结束对隋唐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考察。
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从12月10日起,对河南、安徽两省境内的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了为期9天的全面考察,行程近2500公里,实地调查了郑州、鹤壁、洛阳、开封、商丘、亳州、淮北、宿州等8个城市的30余处遗址、遗迹,包括古运河河道及码头、桥梁等设施,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历史文化村镇,以及与大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在考察结束时说,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中的一个光辉篇章。运河文化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而成的,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深刻的内涵。如果再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运河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不复存在,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要以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的态度继承和发展运河文化,坚决防止将运河文化简单化、粗糙化、功利化、商品化的倾向,坚决防止任何形式的建设性破坏。
徐匡迪强调,大运河的保护涉及众多领域,要综合利用相关学科参与大运河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对大运河及其沿线的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科学全面的调查,认真做好历史研究、考古、野外勘查、测绘、文献档案、汇总分析报告等基础性工作。要重视高科技手段在考古、勘查中的运用,提高大运河基础研究的效率。要切实组织多学科的合作,从历史、文物、民俗、水利、建筑、旅游、环保等不同领域的视角进一步挖掘、研究、宣传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价值,探索推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新方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