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创“一年一巡视、一年一评议、一年一谈话”制度
领导干部一年一次“廉政体检”
巡视是党内监督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广东探索实行的“一年一巡视、一年一评议、一年一谈话”制度,在全国更是一个创举。在经过扩编之后,省委13个巡视组从11月中旬起开赴13个地级以上市进行巡视。
用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朱明国的话说,这是“对领导干部一年一次的"廉政体检"”。
巡视组扩建到13个
形势在发展,反腐败工作也进入新的时期。反腐倡廉,要治标,也要治本;要惩治,更要预防、监督。可是,面对目前领导干部监督中存在的“上级太远、同级太软、下级太难”这几大难题,如何才能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
一年来一次“定期体检”!
今年5月,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立“一年一巡视、一年一评议、一年一谈话”制度,即每年对省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一次巡视、进行一次评议,围绕巡视和评议的情况,上级领导与下级领导进行一次谈话谈心。而就在今年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上,也明确将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建立巡视制度的规定写入了《党章》。这是一次开创性的探索。
要落实“三个一”制度,人员的配备必须到位。扩编之前,省委巡视组只有5个巡视组,人数约40人左右,尽管这个数字在当时全国各省中已是比较多的,但在确定“三个一”制度后,却成了一块短板。省委的决策果断而大胆:扩建巡视组!于是,从原来5个巡视组的基础上一下子又增设了8个,达到13个巡视组,每组6位成员,组长、副组长均为曾在党政机关担任要职的厅级干部;近百人的巡视队伍上个月起分赴13个地级市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巡视。一边探索,一边前进,这是广东巡视工作一直走的路子。
纠正领导班子不当决策
巡视组所监督的内容涉及面广,着眼于对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全面情况进行“把脉”、“体检”,提前发现和纠正问题。省委第五巡视组在某县巡视过程中碰到这样一桩案例:某领导爱好书画,便在某村子里搞了个“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长廊”项目,巡视组认为,从该村实际发展状况考虑,没有必要上如此一个文化项目,于是向该领导提了意见。该领导觉得意见很中肯,便把项目撤下了。像这类现象,巡视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不少。
“不少人存在误解,以为我们搞巡视的就是查办案件,就是非要抓出几个人出来才算成绩,其实并不是这样。”省委第五巡视组组长袁征告诉记者,“有事谈事,没事谈心,重在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他举了个例子,在对某地级市的巡视中,巡视组发现某县的“一把手”存在与个别房地产开发商关系过于密切、亲戚在本地承包建筑工程等问题时,巡视组负责同志及时进行谈话提醒,该“一把手”马上进行整改。
化解矛盾搞好团队建设
在监督、反馈促使班子成员引以自警的同时,巡视组也建议对一些单位的“一把手”进行调整。通过巡视,我省对13名县处级以上“一把手”作出调离或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在巡视某市时,巡视组发现群众来信中,反映当地法官队伍问题的信件多达93件。经查证后,巡视组即向省委领导作了专报。不久,欺压群众、非法持枪的法官被依法逮捕,一些沉积10多年的错案得到纠正,该市法院院长被调离。
监督的客体,简单理解,一是人,一是权;巡视组的工作人员还从实践中发现,除了“人”与“权力”之外,还要重视“人际”与“合力”。有一个例子,巡视组在某单位巡视时发现,该单位领导班子气氛不太和睦。一了解,班子内部果真有两位干部心存芥蒂,在闹矛盾。班子不团结,还搞什么发展?一个连内部都管不好的领导班子,怎么去领导别人、管理下属?巡视组意识到了问题的潜在危害,迅速找两位领导谈心,找到了矛盾根源,最终,经过耐心而细致的工作,两位领导消除了芥蒂,握手言和,放下思想包袱的他们终于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观民情察民意搜集问题
巡视工作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仅靠听“官声”不行,还要观民情、察民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正如广东省委副书记刘玉浦所强调的,巡视工作不仅要摸真情、摸全情,而且要摸隐情。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谈话对象敞开心扉畅谈?刚开始巡视时,巡视组发现座谈会这种形式效果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不敢讲真话、谈问题,后来就改为以个别谈话为主,效果就比较好。巡视人员在实践中也摸索出不少实用的技巧,比如在谈话时,巡视人员必须关闭手机,对谈话内容绝对守口如瓶;注重倾听有关监督职能部门的意见和看法,因为他们掌握的情况和线索比较多,而一些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因为“顾虑少,信息多”,也是巡视人员重点关注的谈话对象。
高端访谈
省委巡视办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畅谈“三个一”制度
巡视评议谈话三位一体全面监督
问:巡视人员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答:形象地说,巡视组是“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主要职责,就在于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落实。因此,我们要在了解和发现问题上下功夫,在防范和纠正问题上见成效。具体方法包括个人谈话,在一定范围组织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进行测评等。巡视组工作有“四不原则”:不承办具体案件,不干预被巡视单位的日常工作;不处理被巡视单位的具体问题,对重大问题未经请示不表态。
问:“三个一”制度中,巡视、评议和谈话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一年一巡视”对现有的巡视方式方法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增加了巡视检查的频率,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一年一评议”主要是了解当地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德才表现的看法;“一年一谈话”则是在巡视、评议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希望和要求。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互相衔接、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丰富和发展了监督和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扩展了监督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形成系统化、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体现了创新性。简言之,巡视和评议都是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真实情况,谈话是巡视和评议结果的运用过程,能够及时反馈和核实巡视、评议的有关情况,帮助谈话对象认识苗头性问题并予以整改。
问:首次“一年一巡视”上个月已经启动,今后在这方面还有哪些计划呢?
答:今后5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巡视覆盖面,全面推进对高校、企业和县(市、区)的巡视工作。争取对省属46所高等院校、26家国有企业和全省121个县(市、区)的巡视率达到60%以上。2008年底前将建成广东省巡视成果档案库,形成科学、规范、简便、高效的巡视成果运用机制。
前沿课题
不仅增加资产也要健康发展
巡视如何促国企“双增值”?
从地级市到县,再到高校,最后到国企,广东省巡视的范围一直在延伸。尽管被巡视对象同样是领导班子,但对国企的巡视和对地方政府的巡视重点并不完全一致。巡视国有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将国有资产本身价值的提升视为企业有形资产的增值,那么企业的健康发展则可视为无形资产的增值,是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增值”。
一个长期亏损的企业,其领导班子不可能是一个有作为的班子。因此,巡视组把企业经济指标作为了解和检查企业领导班子领导水平的“硬杠杆”。在巡视某企业时,省委巡视组发现该企业近年来利润呈下滑趋势,管理成本不断上升,反映出企业领导班子在经营管理理念上的滞后,对所属成员企业监管不力等,最后建议省委对该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
巡视组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还很注意努力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比如,在巡视某企业时发现,该企业在重大投资决策上存在失误,可能造成几亿资金无法回收的重大问题。巡视组一方面上报省委,要求省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协助该企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尽最大程度挽回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帮助该企业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健全决策机制,受到了企业欢迎。
对国有企业开展巡视,是巡视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对巡视队伍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若没有掌握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不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市场经济和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就不能把巡视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另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巡视的“面”上还不够广,比如巡视组曾经巡视的两家国企,下属几十家成员企业,有的分设在香港、澳门甚至国外,目前还不可能深入到这些成员企业实地巡视,存在“巡视盲区”或“巡视空白点”,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数说成效
廉政谈话2万多人次
自2004年3月组建巡视机构3年多来,省委巡视组已完成对10个地级市、8个县(市)、10个省直机关、5所省属高等院校和7家省属国有企业共40个单位的巡视。巡视期间共接待群众来访460批1594人次,处理来信1878件,处理来电985次;向省委提出并被采纳建议65条,责成被巡视单位整改事项136项;经省委同意调整领导班子13个;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线索16宗,其中涉及地厅级干部8人,县级干部8人;对8名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为2名受到诬告的领导干部澄清问题,推荐优秀领导干部3人。
今年全省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1.5万人次,开展廉政谈话2.03万人次、诫勉谈话2200人次、述职述廉5.65万人次,领导干部主动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40411人次。本报记者 洪奕宜 通讯员 粤纪宣
图:
巡视组视察重点建设项目。 资料图片
巡视组在国企考察。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