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家住汕尾市区的李小姐日前向本报记者投诉:她从广州坐大巴回到汕尾,在汽车总站准备搭乘“摩的”回家。“摩的”司机看她手里拿的是硬币,便纷纷拒载。她愤而改乘出租车,没想到出租车司机竟同样不收硬币,要求她用纸币付款方能乘坐。
事实上李小姐反映的情况并非个别,记者近期已接到多宗类似投诉,发现汕尾多数商家拒收硬币。
记者调查多数商家只收纸币
接到投诉后,记者立即去乘坐出租车和“摩的”,尝试用硬币付费,果然遭到拒绝,均被要求以纸币付款。
记者又对汕尾市区的酒楼、发廊、超市、杂货店等几类商家以及水电费等服务行业交费窗口进行暗访,尝试用1元面额的硬币支付个位数的消费金额。调查结果让记者非常吃惊:除了少数几家大超市外,各商家均表示不收硬币,请记者换成纸币付款。连水费交费窗口也是如此,当记者表示身上只带了这么多钱,无法将硬币换成纸币时,收费员竟说,那就改天再来交吧。
记者在多家消费场所现场采访了多名消费者,受访者均表示,曾有遭遇商家拒收硬币的经历。几乎所有受访者均认为商家这种做法不对,硬币既然是法定货币,商家就必须接收。
商家说法拒收硬币实有苦衷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商铺,询问不收硬币的原因。一听说是记者,多数商家都避而不答,最后有两家商铺在记者保证不公开店名的情况下接受采访。一家零售商铺表示,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市场上发现大量假硬币,之后店里也确曾收到过几个假硬币,老板要求收银员掏钱赔偿。,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收银员干脆就不再收硬币了。另一家小型餐饮店说,原先他们也是收硬币的,但后来发现找给客人时客人拒收,被逼无奈,他们只好也拒收硬币了。
当地一知情者向记者分析了造成这种怪现象的几个原因:一是硬币太重,携带不方便;二是市面上曾出现过一批假硬币,而硬币的真伪比纸币更难以判断;三是最初只有少数商家担心收到假币而拒收硬币,消费者在这些商家遭遇拒收,这些消费者到其他商家消费时便也拒绝找赎硬币,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以至于造成目前拒收硬币相当普遍的现状。
人民银行拒收硬币是违法行为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汕尾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无论任何商家和个人,拒收硬币都是违法行为。
该负责人透露,汕尾市区拒收硬币的状况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前段时间汕尾市城区某公交公司在公共汽车上张贴“硬币一律不收”的告示,该行接到举报后立即责成该公司负责人撤销违法告示。但如果要对所有拒收硬币的商家进行查处,明显是力不从心。想要杜绝这种现象,还要靠商家和市民消除顾虑建立互信。今年该行已经举行了数次大规模宣传咨询活动,今后还要举行类似活动。
最后,该负责人呼吁:汕尾市面上流通的假硬币数量极少,请广大市民对纸币硬币一视同仁,不要拒收硬币。
法律话你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本报记者 杨红雨
统筹 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