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教授司徒尚纪认为要做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宣传和利用
“南海I号”可称为“海上敦煌” 中山大学教授、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司徒尚纪教授对“南海Ⅰ号”出水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南海Ⅰ号”是海上敦煌、是中国海洋文化之窗。
他说,海上敦煌是对“南海Ⅰ号”形象、恰当的比喻,陆上丝绸之路有敦煌,但海上丝绸之路以前一直没有一个能充分反映和代表其内涵的文物、景点或者说“窗口”,“南海Ⅰ号”出来后,就有这个代表性。“海上敦煌”的说法又可解读为“中国海洋文化之窗”。“海上敦煌”是比喻,中国海洋文化之窗则是它的内涵,从这条船我们可以剖析中国海洋文化的许多内涵。
司徒尚纪解释说,过去人们研究中国海洋文化,局限于海洋农业的范围,其实,海洋文化更深或者本质的内涵是以海为商,古希腊就是以海立国,文艺复兴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原始资本的积累主要是依靠海洋,以海为商、海上贸易是海洋文化最本质的东西。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这种类型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是岭南文化最本质的个性之一。
司徒尚纪预言,伴随“南海Ⅰ号”热的持续,将出现“海上敦煌学”热,海洋学、海洋工程学、水下考古学、造船史、航海学等许多学科将把“南海Ⅰ号”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实体。他认为,“南海Ⅰ号”是阳江之福,阳江应该保护、利用好这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他提出建议:力挺海上敦煌的定位,在政府、民众、社会舆论中,坚持这一品牌。与此同时,要发挥品牌效应,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开发,拓展其内涵,生产出相应的文化产品。其次,做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宣传和利用,使它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以“南海Ⅰ号”为核心的、多学科的学术研究中心。使博物馆从旅游的层面提升到国际科学研究的层面,发挥出其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此外,要科学保护文物。“南海Ⅰ号”作为生态的、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具备了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政府要有这种理念和构想,要按照相关要求保护好这艘船。
昨日11时30分左右,装载“南海Ⅰ号”的沉箱完全浮出水面。全潜船“重任1601”号将载着沉箱进入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本报特派记者王小可通讯员梁文东摄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