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达累斯萨拉姆12月23日电(记者荆晶 义高潮)走在坦桑尼亚几个重要城市的街头,人们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被近几年新建成的高级饭店和高层写字楼所吸引。在这些建筑物中,有很多是中铁建工集团坦桑尼亚公司的“作品”。
中铁建工集团坦桑尼亚公司总经理包庆连向记者介绍说:“我刚来的时候是1994年,当时公司的年营业额还不到30万美元,员工只有10来个人,连发工资都困难。”他说,近些年来,公司每年签订总承包合同额均在5000万美元以上,自行完成营业额2500万美元左右,并且,每年完成量都在以20%的速度递增。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过去一度濒临绝境的公司“起死回生”呢?
据他介绍,在非洲国家投资,大量雇佣本地工人是赢得当地政府支持的方法之一。中铁建工集团坦桑尼亚公司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则,不但有效降低了成本,还受到了当地人的尊重和欢迎。
“我们公司每年雇佣的当地工人有5000多人,这不仅使当地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还为他们培养了大批人才,”包庆连说。“公司不但雇佣当地人做最基础的工作,还任用当地的工程师进行工程验工和估价,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使公司本地化。”
坦桑尼亚人口多,但就业率偏低。政府对本国的公民和企业虽然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但由于本地公司实力不强,管理能力较弱,政府有些项目不敢交给当地企业承办。为此,中铁建工集团坦桑尼亚公司在拿下工程之后,努力与当地的公司加强合作,将一些小项目分包给这些公司,同时大力帮助它们提高施工水平和管理能力。这样既帮助了当地公司发展,还结交了很多本地朋友,做到了双赢。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大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中方企业积极参与非洲国家的建设,不仅提供了优良的工程质量,而且通过本地化降低了造价和促进了当地的就业,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广泛赞誉,使公司在非洲的发展也进入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