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下旬,考古人员在河南汝阳县刘店乡洪岭发现一具比较完整的恐龙化石。目前发掘出地面的恐龙脊背以及7节颈椎长6米,剩余的头部和尾部化石仍在发掘中。12月20日,工作人员在清理恐龙化石。新华社发高山岳摄
新华网郑州12月23日电(记者单纯刚)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研究人员日前在河南汝阳发掘一具保存相对完整、形体巨大的恐龙化石,由于埋藏较浅,易发掘清理,而且背椎颈椎未受冲击而分离。据专家推测,该恐龙可能是食草类恐龙。
据当地村民介绍,8年前当地村民在犁地的时候就发现了这里有化石,但当时不知道这就是恐龙化石,所以也不懂得保护。村民把恐龙化石叫作“龙骨”,用作外伤止血用。后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经考察后,确定是恐龙化石。
据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生物研究室主任贾松海说,能遇见连接得如此紧密的恐龙化石极其罕见,但它后面本应该还有背椎、尾椎,可惜那部分可能是受到了冲击,缺失了。与现场的背椎相连的是恐龙的7节颈椎,保存比较完整,每节颈椎长60多厘米,总长有5米多,只是上部发生移位,有些凌乱。至于这条恐龙的头骨、腿骨化石,目前还没有发现,他们正在仔细寻找。
贾松海说,由于恐龙化石的位置较浅,所以短时间就挖出了目前看上去已经十分“壮观”的化石。目前在地面上呈现出来的部分,应该只占整个恐龙化石的15%左右。
贾松海说,中医上确实有“龙骨”可以止血的说法,但中医上所说的“龙骨”不应是恐龙化石,而是指鹿角。因此,村民们说恐龙化石(中医上叫石龙骨)可以止血,可能是一个误解。
今年7月初,考古人员发现汝阳恐龙化石群、栾川恐龙化石群以及新命名的“汝阳黄河巨龙”、“洛阳中原龙”、“栾川盗龙”,迅速引起国内国际地质界的强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