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应妮)昨天在北京揭晓的第七届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让世人看到青年作家们的功力。在获奖的13名作家中,四十岁以下作者达7位,占到二分之一强。
面对异军突起的这一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将目前活跃着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称为“第五代”作家。
所谓“第五代”,是指出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在90年代走上文坛并逐渐产生文学影响的一批作家,他们是在中国社会实行市场经济、传媒多元的商品时代、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如彭学军、谢倩霓、李学斌、韩青辰、三三、黑鹤、张晓楠、常星儿、皮朝晖、李丽萍、杨红樱等一批人。
他认为,“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的崛起是新世纪儿童文学的突出现象,也是本次评奖的最大亮点。“第五代”己成为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最具创造力、影响力、号召力的作家群体,中国儿童文学的希望正在“第五代”以及更年轻的作家身上。儿童文学作家吴然也认为,当今儿童文学园地十分活跃、创作潜力巨大的作家们,大都很年轻,对他们来说,许多惊喜还在后头。
同时,近年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呈现出的一个新的重要现象,就是通俗儿童文学(又被称类型化写作、商业化写作)清晰地从儿童文学中分化出来,并且已成规模,这是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发生的最有意味、最为复杂、最大的变化。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指出,在这个领域跟风、模仿的作家太多,有个性的作家还太少。这个变化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作品风格的变化,而且印证着新的时代背景的创作观念的变化。
王泉根也提醒说,希望青年作家继承弘扬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优良传统,肩负起这一代人应有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在商业化、多元传媒的包围中坚守文学品质与审美格调,把心紧贴当代儿童,为儿童文学的发展而努力。
事实上,在看到儿童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儿童文学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如原创儿童文学花色品种丰富,但富有独创性的文学精品还不够多;创作中还存在成人化、都市化等等倾向;各种体裁的创作多集中于描写表现城市少年儿童的生活,对广大农村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关注较少,直接面对农村孩子的作品还不够多;儿童文学创作队伍还存在着地区不平衡、在写作中还需坚持较高的艺术尺度和文学品位等等,这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