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6民族自治县庆祝成立20周年活动方案出台
载歌载舞庆华诞
南海网12月23日消息:记者今天从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了解到,在琼中、乐东、陵水、昌江、白沙、保亭等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即将迎来成立20周年之际,各地将开展大规模丰富多采的庆祝活动,形式包括庆祝大会、文艺演出、图片展、民族歌舞晚会、重点项目竣工仪式、招商引资洽谈会等。
具体的庆祝活动和时间如下:
乐东黎族自治县——
12月26日上午,庆祝大会暨广场文艺表演。12月26日下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二十周年座谈会。12月26日到12月30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二十周年成果及剪纸、织锦等传统文化展。12月27日上午,书法比赛。12月27日到28日,黎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12月30日晚,电视晚会。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12月25日,邀请海南武警总队歌舞团和海南省琼剧团演出。12月26日,民族知识竞赛。12月27日上午,庆祝大会暨大型广场文艺演出。12月27日下午,召开座谈会。12月28日上午,广场开幕式后举行打柴舞表演。12月20日到28日,琼中辉煌20年成就图片展。12月10日到28日,琼中辉煌20年电视专题片展播。
陵水黎族自治县——
该县将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与自治县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合并举行。12月28日上午,召开大型纪念大会,并举办主题文艺汇演。12月28日下午,举办苏维埃革命斗争史展览。同日还举办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二十周年发展成果展和重点项目竣工剪彩仪式。当晚举行民族歌舞焰火晚会。12月29日晚,邀请海口市琼剧团演出。12月30日晚,举办“普天同庆、全民同乐”欢庆晚会。
昌江黎族自治县——
12月28日晚,大型歌舞剧 《黄道婆》展演。12月29日上午,纪念活动开幕式暨广场歌舞表演。12月29日下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二十周年成就展暨招商引资洽谈会。12月29日下午,招待酒会。12月29日晚,举办新年音乐会和迎新春焰火晚会。
白沙黎族自治县——
10月到12月30日,举办民族知识竞赛、书画摄影作品展和20周年成就图片展。10月1日到12月29日,举办“加快白沙发展之我见”演讲比赛和座谈会。12月25日到29日,举行传统体育竞赛活动。12月30日上午,举行庆祝大会及主题文艺演出。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大型庆祝活动已于8月的“嬉水节”期间提前举行,12月底将与其他自治县一同庆祝。
20年共赢之路——写在我省6个民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之际
12月26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成立正好20周年。12月28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和昌江黎族自治县也相继迎来成立20周年纪念日。
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不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光辉的普照,给这些山山水水及生活在其中的少数民族群众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这20年的主旋律。
干部:自己作主的感觉
昌江黎族自治县县长吉明江曾在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工作过,他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体会和理解更为直接、透彻。
他说,昌江在全国率先免除高中生学费、在全省率先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在少数民族市县中率先以“三包”形式实施教育移民并实行“四免一补”、率先实行生态补偿政策,除了得益于国家和省政府对民族地区的资金和政策倾斜,得益于“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在民族地区的实施,还充分得益于自治权利的实施,他自己也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据悉,目前6个自治县的县长均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公民担任,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也合理配备少数民族人员。在招考国家公务员中,还划定了一定的比例供少数民族人员竞考。
“到2006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干部达22664人,占干部总数的10.72%。”省民宗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振雄说。
6个自治县少数民族人民还享有经济管理自主权、财政管理自主权、教育管理自主权、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自主权和发展民族文化自主权等广泛的权利。
20年来,6个自治县均根据本县实际制定了自治条例,白沙黎族自治县还制定《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制定了《水库工程管理条例 》、《乡村道路保护条例》两个单行条例。
王振雄告诉记者,从海南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到《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民族教育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海南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规划》,以及各自治县自治条例和单项条例,制度的建立大为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内涵,为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动力。
农民:自信的感觉
12月22日,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保山村村民张龙一家人,正在自家刚拆掉的茅草屋原址挖地基,准备按统一的规划建设80多平方米的新房。他的弟弟、他的妻子,甚至他11岁的儿子张杰兵也在吃力地挖土。
“盖新房当然好,再不用全家人挤在一间茅草屋里了。”刚上4年级的张杰兵擦擦汗,对未来的新房充满期待。
与张龙家一样,保山村70户人家中的58户,连日来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因为在政府的支持下,全村所有的茅草屋都将换成崭新的平房。
记者看到,近200人的施工队伍和十几台机械把整个保山村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县民宗局长陈国文说,春节前大部分村民将搬进新居。
据悉,自1992年起的15年间,省财政累计在6个民族自治县投入民房改造资金1.52亿元,帮助8.7万户43.7万少数民族群众告别了茅草房。
另外,1987年前没有一个乡镇通程控电话,现已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通信网络的技术层次、通信手段与全省同步发展。
日前,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科技和农民工培训基地,来自南开乡高峰村的符国华,正和同村的17名农民一道,认真听基地请来的老师讲解橡胶管理和割胶技术。
符国华说他们是昨天住进基地的,全乡共来了71人,吃住和学费都由县里包了,7天时间自己一分钱也不用掏。大家很有兴趣,他们没想到橡胶还有那么多学问,还要用2天时间学习磨刀,再用4天学习割胶。他指着不远处槟榔园里一截截的橡胶木说,那是基地专门买来练习割胶用的,到时候会绑在槟榔树上。
“我们是白沙最偏僻的村庄,为了这几十户人家,政府投资上百万元帮我们拉了电。现在学到了技术,橡胶的收入一定会增加。”符国华说现在当农民的感觉,真的比以前好多了,自信多了。
白沙黎族自治县委书记王积权说,该县的培训基地去年成立以来,已培训农民100多期9000多人次。
行路:通畅的感觉
日前,记者驱车从白沙翻过鹦歌岭,路过琼中和五指山地界到达乐东,只用了1小时40分钟,因为整个路途都是平整的水泥路。
路上,记者碰到在鹦歌岭道班已经工作20多年的老王。出生于白沙元门乡的老王今年48岁了,他说过去黎族群众不用说到邻县去,就连上山种地都要走2个小时,因为那时没有路。
现在不仅有穿越民族自治地方的东、西线环岛高速公路,还相继改造了海榆中线、陵水至保亭、保亭至大本、保亭县城至七仙岭公路,建设了五指山市畅好对南圣、乐东机场出口路水泥路以及西线高速白沙邦溪、昌江两条出口公路。
翻开如今的海南省地图,只见不同颜色四通八达的公路标志,把海南中部各山区县全部连接起来,就像编制了一张网,打通了全岛的交通脉络,使历史上阻隔少数民族群众的天堑变为通途。
文化:繁荣的感觉
日前,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政府广场前的一块草地上,几位阿婆正在辅导一些年轻妇女学习传统制锦艺术双面绣。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符秀蓉告诉记者,县里为了抢救民间传统制锦艺术双面绣,专门拨款办培训班,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掌握双面绣。
这只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据悉,目前全省的6个自治县都相继成立了民族歌舞团,在抢救、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进行着积极努力。
资料显示,近年来海南在挖掘、抢救和整理民族古籍方面成效显著,已编辑出版 《黎族传统文化》、《黎族大辞典》、《中国黎族》等具有研究和史料价值的书籍,组织力量积极参与《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和《民族志》编写工作。
“2005年9月,省政府将‘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黎族纹身’、‘黎族干栏建筑生态自然村’、‘黎族三月三节’、‘黎族织贝——龙被’、‘黎族树皮布’、‘苗族招龙舞’等17个涉及民族自治地方传统文化项目列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举措。”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著名舞蹈编导朱庆元,说他对政府的措施感到欣慰。
近年来,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开展得如火如荼,大型黎族歌舞剧 《达达瑟》和《黄道婆》相继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荣获大奖,给民族文化的繁荣增添了自信和注解。
近年来,全省还有46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42个模范个人先后受到国务院表彰,有23个模范集体和22个模范个人受国家民委和省人民政府联合表彰,有156个模范集体和208个模范个人受省委、省政府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