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洁 实习生 吴里扬
装饰豪华的影院门口,两名检票的人员悠闲地站着,走廊上一块路牌指明这是200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展播影院之一的广州蓝宝石展艺馆。展艺馆里零零散散地坐着几名观众,其中还有几名是佩戴着贵宾证的嘉宾以及媒体的记者。
这些天来,面对展播观众人数寥寥的情形,蓝宝石展艺馆总经理白勇早已见怪不怪了。
“就现状而言,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在收缩,播出也在收缩。”湖北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张以庆更一语道破了业内的现状。
亏本生意,谁做? 中央电视台纪实类频道中的科教频道和12套社会与法频道现在每年可以得到两亿元左右的广告费收入,而制作方面的成本达到3亿多元。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透露,这3亿元还不包括人员成本。
北京零频道广告公司的周娟表示:“和欧洲市场生产出来的纪录片一半以上进入电影院进行播放不同,目前国内的纪录片唯一的出口就是电视台播出平台,没有院线,也不可能做DVD发行,而电视台给我们的价格仅仅是5块钱到30块钱一分钟。”然而,电视台作为大众媒体,其媒体定位与纪录片的性质差异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两者“水火不容”。
广州市电视台策划研究室主任王建忠估计,纪录片大约占中国电视剧生产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
为了迎合观众的欣赏品位、顺应市场化的要求,中央电视台等电视台对纪录片的制作方式进行了一些尝试,从以前侧重于个体转向大型化、商业化,例如《故宫》、《大国崛起》等大型化节目,获得社会的好评。
据了解,蓝宝石展艺馆基本不放商业片,在这里,一切都为艺术让路。而广州青宫电影城作为本次展演影院之一,其副经理翁晓健表示,虽然现在的收入不是很多,但主要还是希望能够培养市民对纪录片的热爱,“大家都尽自己的能力为这个行业做贡献,氛围就有了。”
中国纪录片,谁看? “每次到了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到上海的电视节,都是很繁荣的,可是完了之后市场的需要又是怎样的?”张以庆在本届纪录片大会上指出,纪录片如果一味地依赖国外市场,我们实际上就变成了为外国人打工。
除了抱怨环境、体制以外,中国纪录片制作人也正在努力做更多的工作,例如怎么样培养纪录片的观众,只有看的人多了,才能促进纪录片的生产,才能促进纪录片的播出,然后再往外销售。
一项关于纪录片观众的调查,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观众主要集中在收入状况较好的人群。如今,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种关注民生的纪录片逐渐难觅踪影,有关人士认为这是市场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提醒将来应该尽量观照纪录片的另外一些形式。
据了解,大学生也将成为纪录片重点突破的受众群之一。白勇介绍说,学生是任何艺术产品潜在的最大消费群体。“蓝宝石”下一步准备在明年与纪录片大会合作,免费在大学城等学校里播放纪录片,让更多的人看到纪录片。他认为,新的制作模式和手段能够让学生对纪录片的含义和外延有更好的理解,“我想今后他们之中也会有人去做这些事情。”
发展到现在,怎样走? “我觉得在中国想赚钱没那么快,只讲生存,肯定不拍纪录片。”北京纪录片制片人龙淼渊表示。他认为,中国纪录片制作人一定要有耐心,中国的纪录片迟早要走向产业化、市场化,但他估计至少还需要交3年的“学费”。
据了解,蓝宝石展艺馆除了在纪录片大会期间展播纪录片外,平时每周日下午还会固定举行影像沙龙活动,每次播放两部纪录片。白勇说:“希望这样的形式可以让纪录片爱好者留下来交流。”
韩蕾凭借影片《民膳汤包》入选2006年度Discovery中国新锐导演,她觉得,中国纪录片人一直在寻找与国际纪录片的差距,但对很多问题的理解还停留在浅表。西方纪录片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培养了西方观众的收视习惯,而我们却对很多西方惯用的表达技巧视而不见。韩蕾引用一位前辈的话说,如今到国外去拿个什么奖已经不算是什么牛事儿了,有本事你把片子卖到国外电视台去播出,那才真叫“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