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畅想"列车高峰6分半一趟
■轨交8号线本周六投入试运营■终点位于世博园区门口■沿线公交暂不作调整
□晨报记者钟晖
本月29日,上海轨道交通线将流动起一条新“色带”———以“蓝色畅想”命名的轨交8号线将投入试运营,成为直接服务世博园区的首个轨交建成项目。
■运营时间
杨浦至人民广场,约25分钟
8号线终点站市光路站首班车时间为5点,末班车为21点10分;终点站耀华路站首班车为5点55分,末班车为22点。一期试运营时,高峰时段列车运营间隔为6分半钟,双休日全天运营间隔为8分钟。将来最小间隔可缩短至4分钟左右。该线运营后,杨浦区市光路地区居民出行到人民广场,只需25分钟。而以往乘公交车,要耗时1个多小时。
根据初期客运需要,8号线共购置车辆28列,目前已完成18列车的调试并将投入试运营,全部列车将于明年年内到位。
■车站设置
周家渡站暂时只过不停
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周家渡站周边地处世博会规划区域内,出入口与世博场馆结合方案未定,且其周边正在进行世博会场馆大规模施工,因此周家渡站将暂时作为过站运营。
较为遗憾的是,运营初期的8号线,无法在虹口足球场站与3号线虹口足球场站实现同站换乘。8号线虹口足球场站与3号线的换乘通道原规划设计时采用的是与周边建筑相结合的方案,但因该周边建筑工程停顿至今,换乘通道无法在年底前建成,乘客在虹口足球场站暂时要出站转乘。
此外,8号线的虹口足球场站在地下,3号线的虹口足球场站为高架车站,两座车站的平行距离有30米左右。好在建设者已经着手在两座车站之间开辟一条地下连接通道,未来的8号线乘客可通过该通道进入3号线站厅,实现同站换乘。
8号线一期建成投运后,不仅可以改善上海东北市区和市中心的交通紧张状况,加速沿线地区的发展,而且将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高效的交通解决方案。同时,在人民广场站,8号线与轨道交通1、2号线形成大型轨交换乘枢纽,并与先期或同步建设的轨交其他线路有效衔接,初步形成了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环线+放射线”的轨交基本网络架构。
■沿线换乘
沿线公交线暂不调整
2007年年底可与8号线换乘的站点有:1号线、2号线的人民广场站;4号线的西藏南路站。2010年世博会前建成的与8号线一期换乘的站点有:3号线的虹口足球场站(有待与规划地块建筑结合,方能实现付费区内换乘);7号线的耀华路站;9号线二期的陆家浜路站;10号线的四平路站、老西门站。不过,8号线试运营初期,沿线公交线路暂不作调整,有关方面将根据运营后的乘客实际需求,对沿线公交线的布设进行调研后再作出调整或增设公交线路的决定。
[记者试乘]
车厢较窄,靠窗座位上方没有横杠扶手记者昨天实地乘坐8号线列车,感觉车厢比其他线路的列车车厢狭窄,一排座位最多坐5个人。
据了解,8号线选用了C型列车,每节车厢核定载客210人,车厢宽度2.6米,而目前的1、2、3、4号线的A型列车的车厢宽度为3.1米,核定载客310人。8号线一期运营初期虽为6节车厢编组,但将来可根据需要做到7节车厢编组。
8号线车厢内还装有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红色按钮,这是紧急状况下乘客与驾驶员的对话装置。列车驾驶室设有逃生门,位于驾驶员操作台的左侧,一旦有紧急情况,乘客可从车厢进入驾驶室,通过逃生门疏散。车厢内的扶手设置在走道中间上方,而靠窗座位上方没有设置横杠扶手,车厢拥挤时乘客站立可能会不太方便,有关部门已发现了这一问题,表示将尽快采取改进措施。
试运营后的8号线一期所有车站都设置屏蔽门。由于信号系统原因,屏蔽门需手动操作。驾驶室内除驾驶员外还专门增设一人进行屏蔽门的开启和关闭。
[车站艺术]蓝色主题,壁雕亮相站厅
建设者根据“蓝色畅想”这一主题,将8号线的识别色———蓝色贯穿于整条线路,站厅装修色彩明快、结构简洁精致,并辅之以彩色玻璃、金属镂雕、漆画、铝板水雕、全金属等艺术方式制作的《雀屏》、《非昔》、《凤求凰》、《生生不息》等多座大型壁画,在视觉上缓解轨道交通狭小空间造成的拥堵感。
8号线已经在6个车站设有大型壁雕,且各有主题———延吉中路站为《纳新》,西藏南路站为《非昔》,四平路站为《生生不息》,大世界站为《化蝶》,人民广场站为《凤求凰》,虹口足球场站为《逐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