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各斯12月24日电(记者邱俊)西非天然气管道项目是西非管道建设史上的大手笔,原定2006年12月正式运营,但由于尼日尔三角洲地区危机、气源不足和环保争端等原因,具体供气日期至今无法确定。
该项目由尼日利亚、加纳、贝宁共和国、多哥与雪佛龙、壳牌等西方石油公司合作建设,管道全长1033公里,造价6亿多美元。
全线贯通初期,从尼日利亚输出的天然气预计为每日1.5亿立方英尺,设计最大送气量为每日4亿立方英尺。这条管道已于2007年3月宣布完工,然而临近年底却依然无法供气,使翘首以待的人们一次次失望。
气源问题 尼日利亚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据美国能源部的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1月1日,尼日利亚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82万亿立方英尺,约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2.9%,居世界第七位。但要把天然气储量变为产量,还需投入巨资完善天然气产区的基础设施,加强对天然气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但尼日利亚目前在这几个方面尚不尽如人意。
由于生产设施陈旧、工艺落后以及处理成本高昂,尼日利亚石油开采伴生的天然气一直不能很好利用,每年约60%被空放燃烧。虽然尼政府要求各石油公司在2008年1月最后期限前实现天然气零空烧,但在石油公司压力和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这一目标恐难实现。另外,天然气作为较清洁能源在尼国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悉,尼国内天然气日需求量约为13亿立方英尺,但目前实际产量仅为6.79亿立方英尺,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国内需求与天然气出口之间的矛盾,将对西非天然气管道未来的正常供气产生很大的影响。
环保问题 西非天然气管道在环境方面的主要作用,是开发和利用在尼日利亚被空烧掉的天然气。然而,这条管道仅在尼日利亚境内就必须经过23个当地社区。截至2007年年中,已有12个社区提出环境索赔要求,其中大部分索赔集中在管道施工毁坏当地的渔场和农田,以及存在潜在的环境危险等。
尼日利亚的环保主义者估计,将有近5万个西非国家的家庭受天然气项目影响不得不离开家园。有关国家的环保部门也曾组成调查组,专门听取社区代表意见,向管道营运当局提出相关建议,要求相应的经济补偿。预计随着管道开始运作以及天然气电厂、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厂等建成,如何确保效益与环境兼得,仍将是摆在项目参与方面前的一道难题。
安全问题 2006年初以来,已有超过200名外国人在尼日利亚石油主产区——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被绑架,至今仍有数人未获释。在三角洲地区活动的武装分子还经常发动对石油天然气设施的袭击。天然气管道途经的距离长,地形复杂,不易保护,武装分子在任何地方的破坏都将造成整条管线的瘫痪。
尽管尼日利亚政府做出很大努力,寻求与武装组织和解,并加大对石油主产区当地社区的拨款,但目前看来,政府与武装组织之间的分歧短时间内不容易弥合,袭 击和绑架活动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不容易停止。
除了武装组织破坏,管线还面临非法盗气活动的威胁。尼日利亚曾多次发生盗油盗气事件。如今年10月中旬,仅壳牌公司在尼南部天然气处理厂的一条管线就发生三起因盗气或武装分子袭击造成的爆炸,导致整个处理厂生产中断。一旦西非天然气管道开始供气,也将成为盗窃活动的目标,从而使管道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