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实
整理旧书,拣出一本讲古城绍兴的小册子。书不厚,纸张粗糙,印制也很简陋,出版于上个世纪80年代。大凡买书,总会有点印象,这本书什么时候买的,却一点印象没有。书的封面,是幅彩色的古城水乡照片,近处是绿树葱茏和青瓦白墙的老宅,远处炊烟袅袅,连着开满油菜花的田畴。小河蜿蜒,贯穿整个画面,石桥弯弯,有往来的乌篷船……这恰是小册子介绍的绍兴。老绍兴。梦里的绍兴。
而我有机会去绍兴,已是90年代了。
那时绍兴古城,已有了很大变化,“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诗情画意,虽还没有成为绝响,可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建设,已是如火如荼。
对家家面河、户户临水的怀想很失望,高楼大厦,遮蔽了古城固有的韵味。此后我又多次去绍兴,由感慨而喟叹,再也不敢奢望寻找“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感觉。以至对它,竟没写过一个字。
当然不是无可记忆,绍兴的兰亭就值得去。曲水流觞,文人雅集,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故事就让人神往。我特别喜欢王羲之《兰亭序》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驰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话,透着作者通达、旷远,快然自足毕显,极像他的书法,率性而潇洒。在鹅池,看水中白鹅怡然凫水,能想象出,右军先生心慕手追,放言古今的情怀。
沈园也值得去。只是那里景色虽美,游人的心情却是另样。陆游和表妹唐婉的爱情故事太过凄美,容易使人触景生情。尤其那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哀婉得令人心颤。一阕好词,沁着终生抱恨和感伤。在婚姻面前,母命难违,妻子唐婉不能得到高堂老母欢心,在孝道为先的社会,儿子没有选择,牺牲的只能是妻子。可母亲未必不是好母亲,妻子也未必不是好妻子,然而……这就是悲剧!古往今来说不清道不明的婚姻悲剧。而沈园,也因陆游和唐婉,便永远笼罩在“只见梅花不见人”的不胜悲戚里。
自然,到绍兴,徐渭的青藤书屋、秋瑾的故居也不可不去,还有禹陵、鉴湖……不去是遗憾,去一回也就够了。但有个人的故居,却让我不止一次造访,那就是鲁迅。我崇敬的人。但我不是去膜拜。老实说,我是因为鲁迅,才知道绍兴的,也就说,在很久以前,我是通过乐读鲁迅,才对绍兴有所认识。不过我来得太晚,绍兴虽还是绍兴,却已不是鲁迅笔下的样子。
鲁迅的故居,像所有南方大户人家的老房,昏暗、幽深,没有特点,只有压抑。而我一次一次光顾,不为别的,就是试图重构某种记忆——寻找年轻时读鲁迅文章的那种强烈感受。鲁迅在这里生活了18年,直到去南京求学。从故居到三味书屋,再到百草园,鲁迅童年的欢乐不过一瞬。家庭的变故太突然,祖父身陷科场贿案,父亲不久病亡……生活的艰难,让鲁迅“因此而明白了许多事情”。对他一生都刻骨铭心。在《呐喊·自序》中鲁迅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堕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真面目,太让他记忆犹新。以至成年后,他一次次提醒和告诫年轻人,这个世界是——吃人的。对于鲁迅的疾恶如仇,和对社会采取的批判态度,不少学者认为和他少年的这段不幸经历有关,“倘没家庭内部的变更,成人后的他,也许最多不过是个旧体制的齿轮。”现实改变人生。鲁迅是最好的例子。话又说回来,如此,不仅成就了鲁迅,抑或也是中国的幸事!
如今,故居人去屋空。对往来说笑的游人,鲁迅那种深切的痛苦和对世界的严肃思考,已是遥远的过去。当下,他那冷面的批判和对社会的无情剖析,似乎已不合时宜。可朋友孙郁讲过,他说:鲁迅是20世纪最忧患的灵魂。这话,我以为应该记住。它或可作为我们了解鲁迅,并由此而深入进他内心的一把钥匙,洞悉他的博大。
不管怎么说,今天的绍兴因鲁迅而受益。自近代以来,有谁像鲁迅那样家喻户晓?绍兴若没鲁迅,是不可想象的!人们去绍兴,很大程度上是去看鲁迅。一个人的生命和一座城市融在一起,并让人怀想,就是不朽!
到绍兴若写点什么,想来想去,只有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