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刘佐成
N本报记者 郑建彬 通讯员 管其乾
本报讯许多人都知道,旅美华侨冯如是第一个自行设计、制造飞机并驾机飞行的中国人。可是很少人知道,中国大地上第一架中国人自制的飞机却出自两位三明永安人之手,他们就是中国航空先驱刘佐成、李宝焌。
12月12日,刘佐成塑像在其故乡永安市曹远镇清水池村安放。借此机会,记者前往永安,揭开了我国本土首位飞机制造者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试飞中国首架飞机 坠落身负重伤
根据《彭城刘氏族谱》和1994年版的《永安市志》等相关资料佐证,刘佐成生于公元1884年农历九月初十戌时。
对刘佐成颇有研究的村民刘如銄说,1903年10月,刘佐成和永安贡川镇洋峰村人李宝焌一道前往全闽师范学堂求学。1906年毕业后被清政府选送赴日本留学,两个永安老乡就读于工业航校和早稻田大学等。而在1909年9月21日,旅美华侨冯如在美国完成了中国人的第一次试飞。
刘李二人也满怀冲向蓝天的憧憬。在日本期间,他们认识了孙中山,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在同盟会和一些爱国华侨的资助下,1910年,刘李二人合作自制了“飞机一号”。
1910年8月15日,在清政府的电召下,两人随清政府驻日公使胡惟德携带自制飞机回到国内。当时国内报纸曾有报道:李宝焌、刘佐成在日本研制成“单页飞行机一具,屡经试验,颇见成效”。至此,中国大地上有了第一架国人自制的飞机。
回到北京后,清政府随即拨款在北京南苑庑甸毅军操场,建筑厂棚,并从日本买来机件,让他二人试制飞机,因而成为中国本土上的第一代飞机制造家,并建成了国内第一个飞机场。1911年3月,李、刘合作试制飞机成功,这是中国在国内制成的第一架飞机“飞行二号”。但因发动机损坏,该架飞机在试飞时坠落,刘佐成身负重伤,从此不再驾机。
“数年后必有空中之战斗” 除了在中国本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兴建了第一个机场等,刘佐成还创造了我国航空史上的多个“第一”。
1910年12月,上海《东方杂志》发表了李宝焌和刘佐成的航空论文《研究飞行机报告》,被航空界称为我国第一篇航空论文。在论文中,两名航空先驱提出许多理论,如风气之力(空气动力)、向后焚烧而推前(喷气推进)等,特别是提出喷气推进的理论。
论文中提出的“向后焚烧而推前(喷气推进)”,至今仍有学者认为,这是喷气式发动机的最初设想。
虽然刘佐成等人制造出的飞机还十分简陋,但航空先驱的思想已超越了飞机本身。据资料考证,在制造出第一架飞机后,刘佐成等人还发表文章称,“数年后必有空中之战斗”,“此后须决胜负于空中”。有学者表示,这是他们首次向国人提出了空战的观念。
1910年11月19日,李宝焌、刘佐成决定发起成立航空研究会,他们在《大公报》发表了《航空研究会发起及简章》,提醒说:世界航空事业刚刚起步,中国要抓住机遇,“勿再事事落人之后”。
两次否决建飞机场 怕影响百姓生活 永安市大湖镇坑源村的老农赖华编,曾多次在福州、永安见过刘佐成。赖华编老先生说:“佐成先生身材魁梧精神焕发,待人和蔼,是一位诚笃可亲的长者。”
福建三明师范的退休体育教师刘任廷为刘佐成先生的孙子。他回忆说,刘佐成调往福州王庄机场时,他刚好念小学三年级,与父亲和爷爷住在一起。每天尽管工作繁忙,爷爷都会带着他四处运动。刘佐成告诫孙子,要实现飞翔的梦想就必须有强壮的身体。
他说,刘佐成的生活习惯是,每日清晨总是在机场跑道上绕道跑,同时观察机场情况有无异样,傍晚还是这样,而后到王庄“乐天泉”澡堂冲澡。在福州期间,他与李世甲、萨镇冰交往甚笃。抗战时期,刘任廷随爷爷和奶奶到了将乐。当时,刘佐成任国民党空军将乐办事处主任,他们住庙里,条件极其艰苦,但爷爷还是将他送到了将乐中学读书。
1934年,陈仪调任福建省主席。陈仪是刘佐成的留日同学,两人私交甚好。福建省会内迁永安后,陈仪曾拟在小陶镇大陶洋至坚村一带建一个飞机场,后又拟在青水池附近建一个机场,但刘佐成考虑,这样做劳民伤财,势必影响战时当地百姓生活。陈仪两次找刘佐成商量这件事,均被他否定了。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