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2月26日电(记者王圣志)年近八旬的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潜心小麦高产攻关,提出五年实现安徽小麦增产50亿斤的目标。但仅仅两年,就创出了安徽小麦增产23.8亿公斤的可喜成就。这一科研成果对全国小麦增产具有借鉴意义。
安徽是全国小麦主产省份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均位居全国前列。然而,由于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安徽小麦生产经常遭受北旱南涝、冬季低温霜冻、冰雹、龙卷风、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及多种病虫害影响。如何提高单产,扩大优质商品麦生产,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一课题也一直困扰着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安徽农大的胡承霖教授。2005年4月,胡承霖教授在大量调研、实地考证的基础上,给安徽省领导写了一封信,提出了“安徽小麦增产50亿斤”的攻关方案,从改善麦田水利基础设施、推广良种良法、加强技术培训、建立高产示范样板田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攻关目标的可行性。这一建议得到了安徽省领导的大力支持。
不久,“小麦高产攻关”项目被列入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省政府成立了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胡承霖教授担任专家组副组长,研究和部署小麦高产攻关事宜。一场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农业生产大会战,在安徽9个市先后拉开了序幕。
胡承霖教授在多年科研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一系列打破常规的举措。他在自己指导的蚌埠、亳州、涡阳、蒙城等市县攻关示范点上,依据不同气候、环境等条件,扩大高产、优质半冬性品种面积,以减少冬春季节寒潮南下引起的冻害。针对农民存在的“有钱买种,无钱买苗”的状况,他提出降低播量、扩大行距,增加麦田通风和透光性,提高光合作用,仅此措施就使每亩播种量下降了10斤,一年就为全省农民节约成本3.6亿元。
对于传统的“一炮轰”施肥模式,胡教授主张分次施肥、氮肥后移的模式,仅此项改进措施就使小麦亩均增产75公斤左右。他通过示范点、技术培训与咨询、田间指导等形式,义务为各地培训小麦生产技术骨干,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由于长期奔波劳累,今年,当农民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胡教授却病倒了。夏收后回到合肥,78岁高龄的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住进了医院。即使躺在病床上,胡教授还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改进农机具、能否把产量再提高一点。他利用学校领导、老师看望他的机会,在病房里开起了讨论会,研讨小麦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等技术问题。
2006年,安徽省小麦单产首次突破300公斤大关,达到304.5公斤,比2005年增长18.9%;总产达到96.7亿公斤,比2005年增加了15.7亿公斤,增幅位居全国11个粮食主产区首位。2007年,单产在2006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5.5公斤,总产增加了8.1亿公斤。
(责任编辑:张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