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训练内容、组训形式和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训练质量和水平,这是摆在全军各部队面前一项紧迫的工作。北京军区某师结合担负新大纲试训任务的实践,大胆创新,初步形成了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内容体系,有效提升了部队实战能力。
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务实做法值得提倡。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马仕府、特约记者覃照平报道:随着军事训练转变步伐加快,我军军事训练内容体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12月下旬,记者在担负新大纲试训任务的北京军区某师演练场看到,以往师野战指挥所里作训、侦察、装甲等部门领导列坐一排的指挥编成,如今已变成集指挥控制、情报侦察、火力协调、信息对抗为一体的联合指挥机构。在指挥所火力协调中心,只见装甲兵、炮兵与空军、陆航和电子对抗部队的指挥员,正在共同谋划方案、联合指挥调动部队。整个演练呈现出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特征。
在演练现场师长张海青告诉记者,去年底师担负总参赋予新大纲编修试训任务后,在广泛调研论证基础上,边编修边试训,全师万人千车奔赴数千公里外的陌生地域鏖战近5个月,采集了4000多组数据信息,试训论证45项新课题,初步形成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内容体系,探索出贴近实战、统放结合、滚动式发展的军事训练新路子。
记者在新编大纲试训场发现:过去的首长机关演习变成指挥所演习,形成多作战要素“体系战斗力”;新型合成营亮相训练场,初步具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新增“作战要素演习”课题,解决了多种作战要素系统战斗力横向集成问题;把“假想敌”变成“真对手”,首次用法规规范对抗训练;训练考核从考场向战场转变,在实战化中检验部队战斗力。
担负新训练大纲编修试训任务一年来,从师团整体行动到班排对抗,都与“蓝军”部队实打实较量,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实战能力显著提高。不久前,该师以优秀成绩通过总部组织的一级师考核验收。考核中,官兵在方圆上千公里范围内,多个场地联动、多个课题联演。部队在适应联合作战需求、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上有了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