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12月27日消息 26日晚19:00,从中央电视台赶回办公室的曹清尧打给记者电话。记者4天前就预约了这个20分钟左右的采访时间。
“抱歉让你久等!年终应对各种媒体的事情很多。我们开始吧!”
电话里曹清尧的音调透着友善,是让人感受到可以获得真诚沟通的一类人。
记者说:“您还没有吃晚饭吧。要不您先去垫垫,忙一天了。”
“常有的事儿。我们聊吧!”
可是,记者的开场白还没有说完,就被他更加真诚的话语打断:“对不起!领导找我谈事情。我们再通话好吗?”
22:40分,记者终于等到了曹清尧再次打来的电话。
采访很愉快,虽然是初次打交道,但是可以想见他是一个很有媒体人缘的新闻发言人。
“我是国家林业局的第一任新闻发言人,至今4年时间。
林业是为大家生产生态产品的部门,担负着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责任。我从1986年大学毕业就一直在林业行业工作,这句话是我职业生涯20几年的真实体会!
新闻发言人的岗位,是我们政府公开、透明、自信、民主的一个标志。一方面担负着把政府的声音传递给公众,另一方面也连接着大众关注,是个双向互通的桥梁。对我自己而言,很新鲜、很有挑战性,我很热爱这个岗位。
有的人说,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是在"刀刃上跳舞"、在"钢丝上行走",因为新闻发言人在聚光灯下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政府,不能稍有差错!不然,会造成严重后果。
这个工作对我的锻炼也很大,我是学理科的,不瞒你说,高考时我的语文成绩不好,才得57分,现在我身边的同事有学文科的硕士、博士,我也向他们学习。
4年新闻发言人经历,有几件事情我印象很深。
记得2005年6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宣布的是给台湾赠送一对大熊猫,我宣布的时候特别激动。两岸同宗同源,我又选择了“六.一”儿童节这天发布。前一天,我还派人专程到卧龙保护区,把这对憨态可掬的“国宝”拍了录像,并且就在发布会现场播放。那场发布会很生动、热烈,现场充满欢乐的气氛。
新闻发言人岗位的挑战性不言而喻。比如,沙尘暴等问题要历史地看,有的媒体,包括日本、韩国等媒体甚至提出,中国的沙尘暴威胁到了他们国家,影响了他们精密仪器的运行,更有团体提出向中国政府索赔。我立即与外交部商量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召开的时间,就选在近年都有沙尘暴出现的4月6日,把发布会现场选在沙尘暴源头的张家口,迎着沙尘暴开会。来自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70多个境内外记者,满满一车人。在前往张家口的路上我就开始回答记者提问,没有话筒、没有发言席,没有讲稿,沟通直接、坦诚。一位俄罗斯记者在大巴车上通过无线上网卡就发了两篇稿子,还高兴地告诉我是他在中国采访21年里效率最高的一天。
我曾在防沙治沙办公室担任过两年副主任,我向他们讲解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大气环流的影响,阐述中国政府的态度和所做的努力。到了目的地后,我告诉中外记者,脚下这块已经披上绿装的土地,曾经就是漫天扬尘的沙地。在张家口的治沙现场,韩国记者问我:"中国的沙尘暴影响到韩国"时,我说,沙尘暴是没有国界的,沙尘出入国界不需要护照,也不需要签证。治理沙尘暴是一项需要周边国家联手、共同参与的事业。
前两天国务院新闻办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位日本记者远远地跟我打招呼,她告诉我,她曾经参加过张家口那次发布会,"印象太深刻了!"
与媒体打交道,站在主持台上,总有新的事情要积极应对,坦诚面对,每一天对我来讲,都是新的。生怕自己说得不到位、做得不够好,记者提的问题,回答得让人家不满意……似乎天天都在赶考。
庄重的新闻发布会是我的职场位置,但是我的心里牵挂的是在老、少、边、穷地区那些普普通通的山民、林农。
林业局是一个主要与农民打交道的部门,我自己就是在农村长大,对土地、对农民有天然的感情,那里有养育我的父老乡亲。
大学毕业后,我做了7年森林调查,到林场、到林区,一处处走,一个个看,每亩林地上的植物是有生命的,同样维系着山民、林农的生息,是一项艰苦的调查,但是我更深地体会到了责任和使命。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的工作,有父老乡亲的重托,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回到老家,见到他们的时候,我的心里是踏实的。
20分钟的电话采访结束后,记者回想了一阵子。这是新华网“对话新闻发言人”的首场访谈的第一位嘉宾。记者脑海中闪现着一次次新闻发布会的场景,构成新闻发言人的一组群像。
大家看到的是他们是井然有序的表达,看不到的是他们千头万绪的工作,一边系着政府关注,一边系着百姓民生。
通过对曹清尧的采访记者想告诉大家的是:他们用话语表达,他们同样在用脚步走路。(新华网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