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峰观看当年自己在上海合作演话剧《七十二家房客》的照片。
观众参观实物展品。
“跨越海峡,情系浦江:沪台交流20年影视展”近日在上海开幕。展馆里的幅幅照片,记录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饱含着两岸同胞的深厚情谊——
淮海中路高安路口的上海图书馆大楼墙面上,一块蓝色的巨幅天幕吸引了许多路人的眼球:上海金茂大厦,台北101大楼,中间隔着海峡,一条蜿蜒的胶卷把两地紧紧相连……12月11日,“跨越海峡,情系浦江:沪台交流20年影视展”开始在这里展出。
“我要回家”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讲解小姐说,那时候,中国政府就呼吁,尽快结束两岸分裂局面,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关系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
岛内,与大陆隔绝了数十年的台湾同胞不断集会游行,强烈要求当局尽快开放探亲,结束两岸隔绝状态。看,照片上一位神情痛苦的老兵正在演讲。他胸前写着“想家”。他的身后写着“回家去”。当时,台湾岛上饱受分离煎熬的何止他一个?成千上万背井离乡的老兵发出了“我要回家”的呐喊。1987年10月,迫于民众的压力,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在第一块展板中央,有幅相拥而泣的动人照片。一位男士正指着照片向观众介绍:“这张照片就是我拍的。我的舅舅方锡镜1948年去了台湾,从此音信杳无。1987年10月,舅舅听说两岸要开放探亲了,便早早从台北到了香港。当月28日,他从香港来到上海,找到了我们。照片上抱头痛哭的是我的弟弟周云林,当年舅舅走的时候,他还没有出生呢!”这位摄影者名叫周云骅。他指着另一张他拍的照片说:“舅舅到了上海,急着要去父母的坟上。到了那里,他双膝跪地,举着一张台湾一家五口的合影,哭着说,爹娘啊,我带着全家来看你们来了……当时我是一边哭,一边拍下这些照片的。”
凌峰来了 “凌峰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凌峰今天身着咖啡色夹克,脖子上套着一条条纹围巾。当然,最典型的还是他头上那顶形影不离的毡帽。
这次凌峰特地从北京到上海来参加影视展开幕仪式。在这次的影视展里,展出了凌峰当时正在街头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照片。凌峰伸手指着一张照片对大家说:“这就是20年前的我。”看着20年前自己的身影,凌峰感慨万千。
日月如梭,凌峰来大陆已经整整20个年头了。他觉得这段时间里最值得回味的,还是拍《八千里路云和月》:“为了让台湾电视观众了解隔绝了40年之久的大陆,我前前后后一共用17年的时间在拍这部纪录片。拍片的过程,可以说是让我重活了一次。我人生的上半场在台湾,那时我只是一个艺人,博点名气是为了养家活口。下半场在大陆,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大山大川给了我一个新的灵魂……”
应昌期的诺言 参观人群随着讲解员的脚步移动。在一位正在下围棋的老人照片面前,讲解员介绍了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这位老人叫应昌期,自幼酷爱围棋。1929年,他刚刚12岁,就夺得了宁波慈溪全县的围棋冠军。迫于家境贫寒,他16岁时到上海天津路的统源银行当学徒。当时这条路上常有日本浪人在下围棋。有一次银行打烊后,应昌期凑过去看棋,没想到竟然遭到日本浪人的羞辱。对于日本人的傲慢,他很气愤,攥紧拳头发誓:“将来我若有了钱,一定要在这里造一所围棋学校,培养中国的围棋高手,打败你们……”
后来,应昌期去了台湾,成了著名的银行家和实业家。然而,他没有因为岁月流逝而忘记自己的诺言,果真投资1.6亿元人民币,要在上海天津路上造一所围棋学校。在他80岁生日那一天,应老先生专程来到了上海,亲自按动了学校开工打桩的机器按钮。应老先生激动地说:“我这是梦想成真啊!”
展馆里的幅幅照片,记录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饱含着两岸同胞的深厚情谊。
看,这个专版,讲述的就是一个曾经轰动两岸的十八罗汉回归祖国大陆的动人故事。1993年12月25日,山西省灵石县资寿寺里的18尊罗汉头像全部被盗,这个寺庙因此而闭门谢客。我偶然听说爱好收藏文物的台湾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先生发现了山西被盗的罗汉佛头,于是找到了陈先生。陈先生非常热心。陈先生历时3年零7天,想方设法并出重金终于把18个佛头一个个从欧洲、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的古玩商手里买下,捐赠给上海市政府,然后转交给山西省文物部门予以修复。如今,如果你来到这座明代古寺,可以见到这里多了一块碑,上面篆刻着上海台商使佛头失而复得的曲折经历。
台商的轨迹 影视展分为:交流,增进共识;经贸,谋求双赢;“三通”,造福民众;合作,推动发展;服务,营造和谐五个部分。加上序言等共有120多块展板。上海台协会长李茂盛先生看了展览后,高兴地说:“太好了,真感人,选择的照片很精彩,事例很典型,客观地反映了我们台商在上海发展的轨迹和状况。”
目前,上海累计批准设立的台资企业已达6849家,合同引进台资182.7亿美元。台商投资占到上海引进外资的15%。近年来,上海经济持续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其中也包含着台商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总部设在上海的“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可以提供0.35微米到90纳米以及更先进的芯片代工服务。
以“康师傅”品牌而闻名海峡两岸的顶新国际集团,原来在台湾彰化县是一家经营油料的名不见经传的家族企业,1998年10月,魏氏四兄弟开始进军上海,企业业绩节节攀升,如今已经成为国际性食品工业集团。
许多台商来到上海后,唱着“爱拼才会赢”的歌曲,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努力拼搏,辛勤耕耘,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老战士的情怀 为了办好这次展览,许多媒体和记者提供了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照片和资料。市台盟、市台联和区县台办等单位积极提供实物展品。原汪道涵秘书张志蛟得知办展的消息后,提供了辜振甫夫妇金婚时写给汪老的亲笔信及随信馈赠的纪念品;辜先生逝世后,汪老委托孙亚夫、李亚飞作为私人特使带给辜严倬云的亲笔信及汪老生前用过的签名笔;汪老去世后辜严倬云的悼念文章等。这些珍贵的实物,成了实物展览中的亮点。
影视展开幕后,沪上台胞、机关企业,街道学校等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参观。海军上海基地一群当年曾经转战疆场的离休老将军也闻讯来了。他们看得很认真,不时互相交流。苏荣曾任基地副司令员,他一边看展览,一边对笔者说:“维护祖国统一大业,对于我们军人来说,那是神圣的使命。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绝不会允许搞分裂。如今我们虽然离开了战斗的岗位,但是,仍然非常关心台海局势。我们希望和平,但是搞“台独”就是破坏和平,这些人将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会场的留言簿里,许多参观者写下了感言。一位陈姓台商写道:“展览办得很好,建议到台北去展出,促进两岸进一步交流,早一点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为子孙后代造福……”一位袁姓观众写道:“合则两利,两岸统一是人心所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葛凤章/文郭一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