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为何屡振不兴?
本报从3月19日起推出“京剧为何屡振不兴”系列报道,共10期、20多篇,引起广泛的讨论。
“振兴京剧”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以“京剧为何屡振不兴”为题,请专家、学者、京剧表演艺术家及青少年广泛参与,各抒己见,在报界亦属鲜见。本报这组报道从3月19日起到4月23日共推出10期共20多篇,推出后,有读者从美国、巴黎等地打越洋电话来,对这个话题表示关注,可见这个讨论影响之深广。
这个专题报道缘于3月初,北京一名中学生邵子懿给本报投稿,讲述了自己与京剧偶然相遇并成为“粉丝”的感受。编辑有感于京剧的兴盛不仅需要有好角好戏,还需有爱戏懂戏的青少年观众。于是特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女士撰写了《让京剧走向青少年》并加编者按的一组报道。大样送总编辑审阅,总编以新的视点开启了新思路——京剧现状如何?京剧为何屡振不兴?京剧会有怎样的未来?——可以做个深度系列报道。准备工作随即展开。
3天后,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龚和德研究员的大作《京剧对我们会有什么期待?》已在编辑案头,而北京京剧院编导、80多岁的周桓老先生看了本报发表的稿件后,主动连夜写稿并亲自送到报社。《传统与市场是京剧重振的两翼》是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主任傅谨利用周日给本报赶写的。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在回京的飞机上撰写了《普及是京剧发展的基础》。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廖奔博士也撰写了《冷静看待京剧振兴》。应该感谢的还有贾志刚、梁燕、和宝堂等先生,他们的文章有分析,有批评,有建议,也有期望,字里行间充满对民族传统艺术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
作为系列报道的尾声,《京剧大有希望》梳理了“京剧为何屡振不兴”之方方面面。京剧现状如何?“不兴”根源何在?有何对策?以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作出了解答。正如北京京剧院当家小生李宏图所说:“上有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注扶持,下有媒体的力倡弘扬,京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为人知。”
但我们心里知道,正因为人们对京剧的深爱,京剧的发展前景才令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