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伦敦1月1日专电(记者马建国)一个马上要到剑桥上大学的中国高中生说,3年前在一次测验前,一个英国同学很认真地问他5加7等于几。
这名夏姓男孩一时云里雾里,不知道对方是在开玩笑,还是有什么别的意思。
当另一个英国同学掰着指头数了一下告诉他答案后,这名中国学生很纳闷:一个中学生怎么竟为如此小儿科的算术题“犯愁”。
中学生的知识水平让人吃惊,英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也令人担忧。
英国《每日电讯报》2007年12月31日刊登一篇文章说,虽然英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但英国雇主更喜欢雇用来自波兰或其他东欧国家的大学毕业生。与英国本土学生相比,他们的水平显然较高。
这些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根据欧盟的相应政策,作为欧盟国家的学生,他们比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在求学和求职上有不少优势。这些欧盟新成员国的学生在语言和生活方式上与英国人更加接近,雇主自然喜欢这些国家的毕业生。
英国反对党也盯准执政党工党近年增加本土学生上大学机会的政策,对质量日益下降的大学教育大力抨击。
英国一家电视台前不久推出一档收视率很高的电视节目“你比10岁孩子聪明吗”,邀请一些自愿参与的成年人与几个“精选”的6岁到10岁的小学生比试算术、历史、物理、地理和历史等知识,结果常常是成年人败北。
近年来,英国媒体时有报道批评本国的教育质量,认为英国的中小学教育似乎以“娱乐”为主,同时多数英国大学生也不怎么用功,其结果之一就是造成英国的研发水平在欧美国家中不断下滑。
如此一来,“外人”受到英国雇主青睐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