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清河喜听发展春潮

  清河喜听发展春潮

  --淮安市清河新区创业篇

  人无我有谓之闯,变则通,变则赢,凭借一股闯劲,干部创事业、群众创家业、能人创企业的全民创业大潮在清河新区风起云涌。活力新区名片异彩纷呈。

  ——采访手记

  干部创事业 以实绩论英雄

  [回放] 2006年1月 ,淮安市清河区抽调了近百名能力强、肯吃苦的干部建设新区,新区建设大会战拉开帷幕。

所有建设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勇创大业的气概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日夜奋战在新区第一线。从大年初一开始,参与新区地籍调查的同志便开始正常上班,他们冒着大雪,对园区的地段地类进行全面调查,给园区内的道路放线,对前期即将开工道路上的青苗补偿、地上附着物与村组进行测算核对……

  2006年8月,该区四套班子领导在新区展开了为期一个月驻村蹲点调研活动,他们走村入户,了解群众对新区建设的所思、所想、所盼,宣讲新区开发政策,理顺村民情绪,有效化解新区建设中的各种矛盾。

  [实录] 2007年盛夏时节,笔者来到清河新区采访,只见这里到处是热火朝天、机声隆隆的建设场景。在道路施工现场,笔者看到,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陆宾带着项目部同志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监督道路施工,现场没有一块荫凉的地方,道路旁边有一个简易铁床,这就是新区管委会项目部同志晚上值班睡觉的地方。提起新区建设的艰辛,新区建设处王振海动情地说,自从去年投身新区建设后,新区一线的同志便没有了星期天、节假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天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晚上时常加班到深夜。他还特别提到一件事,去年过年前,有一天天特别冷,为保证清新花苑供水工程在年前结束,陆宾主任一直在现场,并亲自动手刨土方,不小心头碰到变电柜的棱角,流了很多血,他只作了简单的包扎,头上裹着白纱布,很快又回到施工现场,我们都劝他回去休息,他却连说没什么,大家接着干,他一直干到了深夜才回家。

  在新区采访过程中,笔者听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参加新区建设的同志,有的为了拆迁,婚期一拖再拖;有的新婚第二天就出现在拆迁一线;有的已经退休了,但为了新区建设又重返岗位;有的夫妻两人都被抽调在新区拆迁一线工作,小孩无人照顾,就让小孩住宿在学校;很多人眼睛熬红了,嗓子说哑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

  [感言] 路靠人走,业靠人创。一年前,这里是大片的农田和杂乱的村庄;一年后,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幢幢漂亮的安置房,一个占地300亩景色优美的白鹭湖公园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清河区坚持“以发展论英雄、 以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大力使用干事创业的干部,起用大胆开拓的能者,重用实绩明显的功臣,激发了广大干部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争先意识,强力推进了新区建设和全面振兴。

  群众创家业 以创业促就业

  [回放] 2006年年初,新区建设全面开始,共征地 988户3000人,失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政府一方面积极对征地农民进行免费技能培训,一年来,举办了11期培训班,培训被征地农民737人,同时,政府出资购买 保绿、保洁、保安等岗位,为辖区内群众就近就业、充分就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引导鼓励群众不拘形式、类型、规模创家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失地农民背水一战,开始走上了漫漫创业路。

  [实录] 2007年6月上旬,我们走访了部分失地农民家庭,在京沪路办事处老坝村九组村民董瑞金家里,他向我们谈起了创业的感受。他说:自已家里有几亩地,被新区征用了一部分,给了一些补偿款,自己又添上一部分买了一辆桑塔纳,经过政府的免费培训,拿了驾照跑运输,一天赚个一、二百块不费劲,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老婆说,我现在做梦都会发出笑声,而不是呼噜声。在团汪村村民李长一家里,二十几台电机缝纫机,梭声阵阵,忙个不停。李长一在土地被征用后没事做,在充分调查市场行情的基础上,2005年年底在家办起了玩具厂,主要生产外贸出口玩具,吸收了附近的20多名农民就业,每年产值50多万元。

  群众创家业,创出一片艳阳天。他们有的开店办厂,有的摆摊设点,有的外出打工。在清河区首个被征地农民集中安置小区清新苑社区,实际登记有就业意向219人,实际就业217人,就业率达99。1%,满意率达99。5%。

  [感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是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随着清河新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被征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就业和保障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清河以创业促就业,为失地农民提供技术、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全力为百姓创业搞好后勤服务,取得显著成绩,许多失地农民立足市场创办家业,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自己的家业也越来越殷实。

  能人创企业 以典型推全面

   [回放] 随着征地拆迁工作的推进,清河新区内众多的企业面临搬迁重建的严峻挑战,企业家们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创业历程。新区建设也为很多有创业愿望,而苦于没有机遇的能人提供了难得的创办自已企业的机会。

  [实录]2007年 6月中旬,我们来到新区正在拆迁的企业—宏新建材公司,采访了公司总经理——刘庭美,刘庭美介绍说,宏新建材公司效益非常好,但为了新区建设,他积极主动配合拆迁,新区发展了,当地企业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况且现在这种以消耗土地为前提的生产方式也已很难延续下去,这次拆迁也是转变生产方式,改善产品结构的重要契机。他投资500多万元在新区成立了宏宝建材公司,主要生产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建成后可以解决当地100多名群众就业,年产值1500万元,利税100多万元。

   6月下旬,我们来到三坝村养猪场采访。只见这里的猪个个膘肥体壮,猪场主人—河西组村民张彦兵向我们道起了他的养猪经:从淮阴种猪场引进优质瘦肉型种猪,由于品种好,生长快、生病少,他对猪场实行严格的防疫制度,去年,其它地方猪因为高热性蓝耳病大面积死亡,但他这里风平浪静,没有发生疫情。他一年可以出栏1200多猪,纯收入起码在二十万元以上。他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创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创大业不光要有创业热情和吃苦精神更要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感言] 一个能人创办企业,就能带动一批人就业,致富一方百姓;一批民营企业主创业,就能培育出根系发达的“草根经济”。清河区着力营造人人思创业、谋创业、敢创业、善创业、发愤创业的人文环境;倾力打造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高效、规范的政务环境,为私营企业提供保姆式的帮办服务,极大地激发了能人创办企业的热情,能人创企业一浪高过一浪,众多的企业为清河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责任编辑:梅智敏)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