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人文奥运 爱洒扶贫伟业
————扶贫中国行•《奥运赋》大型社会公益行动将在京启动
1月10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财富》杂志社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的扶贫中国行•《奥运赋》大型社会公益行动将在京启动。
《奥运赋》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当代辞赋家王金铃先生为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呕心沥血、倾心撰写的赋文。全文以2008言全面诠释了古希腊奥运约三千年的发生及传承史,中国近五千年的辉煌体育史和中国艰巨而又激动人心的申奥历程,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理念、宗旨及筹办过程,气势恢宏,荡气回肠。一经推出,即被学术界和海内外媒体推誉为“国际奥运第一赋”、“北京奥运会的传世经典大文章”、“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代表之作”。为使北京奥运会盛典传世,前不久,中国科学院用高科技特别制作了重达7吨的“奥运金镛(即奥运纪念钟)”,拟安放于北京奥运村,其上镌刻着2008字《奥运赋》。
去年中国扶贫基金会举办第二届“国际消除贫困奖”颁奖大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临的任务仍十分繁重艰巨。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需要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温家宝总理指出,“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形成全社会共同扶贫的局面”。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如何让奥运泽被扶贫事业,在国际上还没有先例。为了深入开展中国的扶贫事业,进一步尝试和体现北京人文奥运理念;在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财富》杂志社决定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 “扶贫中国行•《奥运赋》大型社会公益行动”。目前,行动的各项工作正在全面、有序开展。10月17日,首幅《奥运赋》书法作品在央视“邀您一起•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晚会”上首次拍卖获得成功。据现场观摩拍卖活动的专家分析,《奥运赋》书法作品首次成功拍卖引起轰动,说明以《奥运赋》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具备了“名家、名作、名篇”的三大特性,无论其传世收藏价值还是升值空间都十分巨大。随着中国承办奥运会日期的日益临近,著名书法家的《奥运赋》书法作品必将出现新的收藏高潮。
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的“扶贫中国行•《奥运赋》大型社会公益行动”,最多将邀请中国当代100位著名书法家精心创作不同风格的《奥运赋》书法长卷,拟最多征集100幅《奥运赋》爱心书法作品善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将分别在北京、青岛、上海等七个奥运承办城市巡展和义卖,同时将在北京、香港、青岛、深圳、大连举办盛大拍卖活动。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以扶贫项目。
奥运题材书法作品倍受收藏界追捧
苗培红《奥运赋》书法长卷公益拍卖220万元成交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以奥运为题材的书法作品倍受国内外收藏界追捧。在10月17日央视“10•17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晚会”上,一幅由北京军区卫戍区师职干部、大校军衔的著名军旅书法家苗培红创作、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提书题名的《奥运赋》书法长卷,作为首件善品,以220万元的高价被收藏爱好者竞拍买走,在晚会现场引起轰动。
王金铃系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山东省翻译协会会长,淄博市作协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所研究员,舜文化研究室主任。一九六三年大学毕业,先后在大学任教,经过半个世纪的辛勤耕耘,成就蜚然,终于在文史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被海内外誉为“著作等身、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文学家、翻译家和当代辞赋名家。其正式出版长篇创作、译作、理论专著、辞赋文集等三十多部,计一千五百多万字,代表作有《齐赋》、《虞舜大传》、《文学翻译新论》、《奥运赋》等。其为北京奥运会创作的《奥运赋》为奥运学术界、海内外媒体一致推誉为“国际奥运第一赋”,“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代表之作”。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苗培红,又名培轩、号子牛,山东邹平县人,1949年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军区卫戍区师职干部,大校军衔。苗培红先生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耕砚不辍。多年来受益于启功、欧阳中石、李铎等先生的指导;其书法主攻欧、褚,行书宗师“二王”。其作品在全军多次入展获奖,并入展全国第二届正书展、全国首届书法扇面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展、全国第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首届兰亭奖,获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铜奖、全国第二届楹联展银奖等。作品被故宫博物院、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中南海、广东博物馆等艺术馆及友人收藏。多幅作品被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作为礼品送与外国领导人及友好人士。
为了中国的扶贫事业,前不久,经王金铃先生授权,苗培红先生闭门谢客七天,毕其功于一役,精心创作成了以《奥运赋》为题材的书法长卷,该长卷长17.25米,宽0.714米,共2008个字,潇洒俊逸,气势恢弘,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专门为作品提书题名。“奥运题材、名家名作、书法鸿篇”三大个性使苗培红《奥运赋》书法作品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奥运传世书法艺术品。
书法家公益创作《奥运赋》书法作品须授权
《奥运赋》作者王金铃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署著作权协议
日前,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与《奥运赋》作者王金铃签署了《奥运赋》用以公益创作书法作品的著作权协议。协议明确规定,所有书法家创作《奥运赋》题材书法作品均须得到《奥运赋》作者王金铃先生的授权。
被海内外誉为“著作等身、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文学家、翻译家和当代辞赋名家的王金铃先生一直十分关注中国的扶贫事业。当他听说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财富》杂志社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扶贫中国行•《奥运赋》大型社会公益行动”后,欣然接受邀请,授权中国扶贫基金会将《奥运赋》著作用以公益书法作品的创作活动。10月17日,在央视“10•17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晚会”上,由王金铃授权,著名书法家苗培红创作、李铎提书题名的第一幅《奥运赋》书法长卷,以220万元的高价成功拍卖。
王金铃在晚会现场向媒体记者表示,十分乐意为热心公益事业的海内外书法家参与“扶贫中国行•《奥运赋》大型社会公益行动”授权,而对其他未经授权创作《奥运赋》书法作品用以商业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追究法律责任。
29牧特制瓷印章印文构成巨幅书法作品防伪密码
王金铃捐赠自书《奥运赋》篆体书法长卷
2007年10月17日,在央视“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晚会”上,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当代辞赋名家王金铃先生将其用五书之首篆体创作的长23.8米、宽0.8米《奥运赋》书法长卷捐赠予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一巨幅书法作品此前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时,当即引起海内外收藏家的极大兴趣,更有当场欲出巨资购之者。
王金铃系《奥运赋》的作者。2005年底,为了充分体现北京人文奥运理念,他创作了被誉为“国际奥运第一赋”、“北京人文奥运理念代表作者”的《奥运赋》。2006年,王金铃所著《奥运赋》注释版出版并在海内外发行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为其亲笔题词。2007年,王金铃以6个多月的时间,用五书之首的篆体书写了《奥运赋》巨幅书法长卷;淄博市2008名大学生用人体拼成奥运五环阵型,齐诵《奥运赋》;为北京奥运纪元传世,中国科学院用高科技特别制作了重达7吨,上面镌刻2008字《奥运赋》的《奥运金镛(即奥运纪念钟)》,拟安放于北京奥运村;陶瓷版中国印《奥运赋》问世;京鲁沪三地译社联合出重金50万元求译《奥运赋》英文版。
为鉴别后世传承过程中的作品真迹,王金铃在创作篆体《奥运赋》书法长卷时,特地撰写一篇29句的古文,喻示第29届奥运会,并请印章制造专家采用独特的瓷印烧制技术,定制了29方印。王金铃家人向长卷按顺序盖印时,无意间打乱了顺序,使这篇古文成了盖在《奥运赋》书法长卷上的天书。要想读懂这篇古文,如同破译密码,必须重新排序,并需要较高的文史修养。由于这29句是以古文形式创作,且用篆体刻制,盖印顺序又被打乱,无形中增加了长卷的审美性、神秘感,从而大大增强了收藏价值。
现图印文顺序录于此:1、体物写志;2、辟鸿濛;3、余藉纪胜;4、发言为诗;5、金;6、无韵者笔;7、古今为之存史;8、德与天齐;9、大者;10、勒印此文;11、书赋如斯;12、天地为之立言;13、文也;14、肇元立极;15、诗有六义;16、文章千秋;17、赋踞其一;18、有韵者文;19、穗;20、甲骨六书;21、文明临迅梯;22、代结绳;23、陶;24、鉴真为记;25、宏裁铺摛;26、在心为志;27、龙;28、移鸟迹;29、经典大文体。
有兴趣的读者可重新排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