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生活567》首页
医疗小组上山救援
秋冬季节,是户外活动的好季节,更是登山爱好者们最活跃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不仅天气凉爽、景色迷人,更重要的是雨水少、山上野果子多,食物丰富,所以,这个季节,如果有计划有准备的去野外跑跑步、登登山,倒也是一件让人惬意的事情,可是,到山里活动课得小心了,如果对野外地形不熟悉,再加上准备不充分,往往就会出事情的,这不,江西省奉新县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12月1日周六,这里是奉新县上富镇卫生院,医院门口的黑板上,赫然写着一则登山的消息,而由九名医院职工组成的登山队伍,已经去攀登附近的五梅山了;然而,到了晚上八点,去登山的人一个也没回来,院领导和知情的同事慌了,不是说好了下午5点钟就回来的吗?
张院长说,8点我就好象发现他们没有回来,这个八个人的手机,他就每个人都打一遍,有六部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另外两部是无法联系。
张院长说,他意识到登山队伍是不是还在山上没有下来,当时也没有意识到什么迷路,他们走的比较远,下来的比较晚一点。
救援人员在做记号
如果回来的晚借宿在山中老乡家里,那么手机为什么都打不通呢?都已经晚上10点多了,院方决定立即组织医院职工和部分家属,连夜进山找人;然而整整折腾了一宿,挨家挨户的找连个人影也没见着,九个人的手机依然是一部也联系不上,那么可以肯定他们一定是在山里没出来;这也是大家最担心的,九个人既无登山经验,又无向导领路,真的在山中迷失必定要出意外的?
12月2日下午13点,九名登山者还没有回来,并失去联系,距原定下山时间已经过去20个小时。
20个小时失去联系,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得知消息后,县委领导立即调集了公安、消防、武警、当地村民等,组成上百人的临时搜救队伍,县委书记亲自督阵,在九名失踪人员登山地奉新县石溪镇,成立了临时搜救指挥中心。
县委书记黄书记说,九个人登上,白天9点钟上山,到现在一直没联系上,意味着失踪,他听了以后呢,恐怕就是大事,九个人,人命关天。
医护人员与被困者在火边取暖
到现在,失踪者的八部手机还是一直没信号,那么说明他们还在山中,手机是他们能同外界联系的唯一工具,他们不可能丢掉,也不会有了信号不联系;那么,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人工去找了,可是,要在这片约30万亩的林海中找到几个人,哪还不是大海捞针呀。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几路人马分别从周边的六个乡镇,进入原始森林,然后在山顶会合,希望在林区中找到失踪者,然而现在天干物燥,正是森林防火的季节,上山的人一多,潜在的风险和隐患也就越来越大。
黄书记说,一般有哪个人稍微麻痹一下,就有可能引发山火。那个地方引发山火是不得了,没有人烟,哪个山上扑火,同时也会给搜救人员带来危险。
五梅山地处县城西北部,海拔1517米,是奉新的最高峰,也是该县保护最好的一处原始森林,面积约30万亩,95%以上是无人区,如果谁要冒然进入到这片林区,想出来就不那么容易。
救援小队上山
村长说,很多当地人进区出不来。
出于对原始森林的保护,五梅山至今未被开发,山中的灌木和杂草见火就着,危险时刻存在,因此谁也不敢抽烟.而且山中的路非常难走,到处覆盖着厚厚的积叶,不但会迷路,而且道路两旁还暗藏杀机。
虽然有向导带路,但大家还是小心翼翼的在山中寻找,走过的地方,都用红丝带作上了标记,一是怕迷了路,二来也是证明到过这里;可是一路走来,怎么也没见失踪人员留下任何标记呢?
一路上没见到失踪人员留下的任何标记,这让大家越发担心起来,九人如今到底在哪呢?
救援小队在山上搜寻被困者
当各路人马到达山顶回合时,依然没有发现人影,这令大家非常失望;眼看着天就要黑了,指挥中心决定立即调整方案,改水路进行搜索;因为山下面是一条很长的峡谷,经验告诉大家,失踪人员会不会下山寻找水路了呢?
不久,在山下的一处河谷旁,搜救人员果然发现了重要的线索。
那是一处点过的火把及用来驱寒的火堆,在火堆不远处,大家还发现了一个香烟盒,有人认出,这是卫生院某位医生常抽的香烟品牌;那么,这一发现是否证实,昨天也就是12月1日晚上,失踪人员曾到过此地,照此推断,他们是不是沿河谷在找寻出口呢?
这一消息令指挥中心的人非常兴奋,这更加肯定沿水路寻找的方案没有错;这条河谷上游连着山,下游通向临近修水县的一处水库,那么,失踪九人会不会向下游走了呢?指挥中心决定留出一队人马连夜继续沿河床区域进行重点搜索。
五梅山的小溪
晚上8点,距离失踪27个小时。入冬天气异常寒冷,山上温度接近零下5、6度,非常的冷,但一想到九人在山中,大家的心又揪了起来,据说他们上山时只带了一天的干粮,都两天了,他们在山上怎么过?
现在都晚上12点了,找了半宿夜没见人影,大家找了个安全的地方生起了火;大家心里都很沉重,天气越来越冷,失踪人员的危险也越来越大,不被饿坏也会被冻死,此时此刻,他们究竟怎么过呢?
一位叫宣晓云的救援人员说,她想他们要尽快找到失踪人员,因为他们自己在那里过了一个晚上,就体会到了这个晚上在山中过夜的冷的情况,失踪人员比他们肯定给难过,所以他们想要尽快地找到失踪人员。
12月3日上午8时25分,此时距失踪已经40个小时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失踪人员生坏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抱着一线希望,天一放亮,大家就开始了搜寻,依然是沿着河谷向下游走。突然,队伍中有人发现前方好像有人在向他们招手,难道是失踪的登山者吗?
五梅山风光
终于,在修水县黄港镇越山村的某出河谷旁,搜救队员发现了失踪人员。他们的位置距离发现火堆的地方约有20公里,那么,九个人都安全吗?
数来数去,怎么只有七个人,那么还有两个人哪去了呢?
据获救的七人讲,另两人头天下午就和他们分手了,说是前面去探路,这样可以肯定,另外两人必定是沿着河谷继续向下游走,可是,当晚大家又沿着河谷向下游搜寻了一整晚,仍然不见那两个人的踪影,而两人中还有一位50多岁的老人,他能熬过漫漫寒夜吗?
一宿又将过去,失踪两人的命运牵挂着很多人,他们能不能熬过今晚还是个未知数,那么他们现在究竟在哪?
夜间篝火后的痕迹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三天了,失踪者是否活着,大家心里都没底,正当大家块要放弃希望时,突然,有人在河谷旁一处乱石堆中发现了一个人,他究竟是死是活呢?
戴主任说,他身上就穿着一件衬衫,穿着两件衣服,一条裤子,人当时已经是神志不清,神志不清,然后我们给他喂了点食物给他吃,弄了点食物给他吃,后来给他弄了一点热水,热的开水给他喝,我们自己烧了一点开水给他喝,然后他稍微缓了一点劲,缓了一点劲。
最后,在距离获救老者不远处的山谷中,大家惊喜地发现了另一名年轻的失踪人员,此时的他也是疲惫不堪。
至此,九名失踪人员都被安全地救出了,此次营救行动,奉新和修水两个县共出动了几百人,调集设备物资不计其数,同时得到了省、市、兄弟县的大力支持,一场营救行动反映了社会的团结和力量,可是,清醒一些想想,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能否避免呢?
被困者得到食物后狼吞虎咽
事发后的12月10日,记者一行人来到上富镇卫生院,并见到那次登山活动的组织者,医院工会主席杨自明,他就是最后被救出年长者,虽然事情过去6天了,可黑板上还保留着当初他写的那则登山消息。他说通过这次事件,最大的教训就是登山前一定要准备充分,否则会出意外的。那么在他们登上主峰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他们迷路了呢?
杨自明说走原路回去非常没意思,一定要找一个没走过的路,这个都是他们没这个思想准备,不知道后来是那个情况。
余红娥说,结果他们当时在那里就是说大概转了好几个山头,就总在好像总是在这个中间那个位置转的,没有往下的那种感觉。过一会儿打电话,就根本就没有信号,一直到山顶就没有信号,后来就沿着那一路也不知道怎么走,就走回了他们出发的地方。
专家说,原则上登山时最好要在沿途做好标记,登到山顶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最好是按原返回。
受伤晕倒的被困者
那么万一在山中迷路了,有没有指南针和地形图,该怎么办?如何去辨别方向?
看年轮。当然细心点判断方向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还有两个小窍门,一是通过植物的生长特性断定方向,如植被茂盛处向阳,长青苔处背阴,向阳一面自然是南方。另一个是利用太阳和手表来判定方位,要领是:时数折半,对准太阳,刻度12时指的便是北方。例如:这是表盘,现在是下午14时时40分,折半是7时20分,将7点后两格延长线对准太阳,则刻度12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另外,登山前应该有一个计划,首先对你攀登的山是否了解,不了解就要准备地形图和指示装备,或在当地找一位向导;那么,登山前还应做哪些准备呢?
登山前除带足食物外,还要携带刀、火种、指南针和地图等必需的装备。
通过树木的年轮和指南针判断方向
要确定合理的队伍人数,如登山队伍的成员不得少于4人。
活动前和进入山区后,随时注意气象数据及变化。
注意保持通讯工具畅通,随时向留守人员或家人报告行踪。
对于通讯工具专家想强调一点,手机没信号,给这次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登山前最好带上必备的定位装置,如GPS等,除此之外,在登山前的装备中最好是准备几块糖或巧克力。
当然南方山中野果子比较多,如野生猕猴桃等,这些既可以补充食物,又可以缓解低血糖的状况。
另外,带一个口哨很管用,口哨的声音传得很远,夜晚可以吓唬野兽,同时也给自己壮壮胆,而且,在意外后的求救中它还是非常管用的呼救的工具呢。
关注“大头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