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工商局公平交易科副科长蹇刚介绍非法传销人员管理软件。 |
遵义市红花岗街道苟家井社区,工作人员刚贴上本报关于非法传销的报道时,当地居民即纷纷上前阅读。 |
两地媒体携手助传销人员回家
本报记者卧底遵义六天、揭露“资本运作”新型传销行业组织的系列报道,引起了渝黔两地读者和网友的强烈反响。昨日,本报报道“走”进了遵义城区各个社区,张贴上警示栏,以期待唤醒失足者,警示后来人。
在看完本报记者关于“大量重庆人深陷遵义搞传销”的新闻报道后,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华路街道办事处苟家井社区居委会书记李俊明连称感谢:“媒体的报道,起到了强心针和防腐剂的双重作用,既能给‘潜伏’居民区或游走在大街上的传销人员‘冲个凉’、‘洗个脑’,更有助于更多的市民认清其本质,远离危害。
李书记说,遵义城区潜伏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传销人员,已不是秘密。近年来,遵义市委市政府已组织了多次打击传销的突击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难以根治。居委会响应政府反传销号召,主要工作就是宣传警示、防微杜渐:不仅设立了“楼长”,负责对本地住户及租赁户进行不定期的登记和巡查,发现疑似传销人员立即上报;还责成租房房东定期回家查看,若知情不报、且后被查实确为传销,将对房东予以经济处罚。
中午,居委会干部将4份本报报道,分别贴在了两处人流密集的社区警示栏上。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争相阅读。楼长李女士称,传销不仅骗人钱财、戕害亲友,也扰得当地居民苦不堪言:凌晨、深夜集体唱歌或呐喊,出行成群结队、让人心生寒意……“如今媒体振臂高呼,希望形成‘传销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时刻为他人敲响警钟。
本报传销报道贴进遵义苟家井社区警示栏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其他社区居民纷纷凑过来,将记者拟送至当地政府及工商、公安、民政等各部门的报纸一抢而空。下午,在内环路静山小区、原商运站等社区警示栏或醒目处,均可看见本报报道。
开发软件
将传销人员列入黑名单
“为了让传销人员早日回家,我们将传销治理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昨日,遵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科副科长蹇刚介绍,应当地市委市政府要求,遵义工商局专门开发了一套软件程序,用于编档“一般”传销人员,上档3次者将移交公安机关实施劳教。
蹇刚称,全国各地的传销势力潜伏汇集于遵义,已构成了隐性的社会治安毒瘤。近两年来,遵义市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晓光为组长,分管副市长申楚、张黔为副组长的打击传销专项治理小组,共查获传销居住点358个、查获传销人员1650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3人,教育遣返1350人,没收非法所得百余万元。
蹇称,尽管如此,传销依然存在,尤其是大量中低层传销人员本身也是受害者,加之其性质尚未构成犯罪,被遣散后又私自暗中返回,以致死灰复燃。而此前处罚力度不强,也是打击传销的软肋。针对此类“一般”传销人员不知悔改的状况,遵义市政府于去年底要求市财政局拨专款打击传销(此前均为贵州省工商系统出资),并发文要求市工商局开发系统软件,编档传销人员。
去年12月中旬,遵义工商局传销人员管理系统软件系统投入使用,迄今已记载、核实并遣返了近200名传销人员各1次。根据当地政府今年起实施的治理传销规定,若该不良记录被查实3次,该传销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直接移交公安机关实施劳动教养。
记者查询该软件,暂未发现重庆籍传销人员。
渝黔网友
发帖呼吁传销人员回家
在愤恨、谴责传销组织“人吃人”罪恶本质的同时,热心的人们也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深陷传销魔窟的老乡们。前日起,渝黔两地网友先后发帖,期待政府职能部门伸出援手,带领传销人员走出泥潭,回家过个幸福年。
“回来吧!在外从事传销的重庆老乡们,传销并不是正确的选择……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三千万老乡和你的亲人,正在期待你的归来。”率先在“天涯重庆”发出倡议帖的是重庆网友“红客”。他是一位热心通过网络、进行公益事业的资深网友,此前我市兴起的“手机拍摄不文明现象”活动,就源于他的倡议。
“红客”深有感触地说,半年前,他曾到云南昭通、贵州遵义等地旅游,无论在列车上还是火车站,都遭遇过成群结队重庆老乡的“发财诱拐”,也亲眼看见过传销人员住窝棚、捡剩菜烂叶回家做饭的凄凉场景。
“传销是违法的,最终必将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严重的伤害!面对成千上万老乡往火坑里跳,我们不能无动于衷!”“红客”说,晚报记者的卧底报道,激起了更多有良知市民的公益责任心:“与其躲在社会的黑暗角落,何不重新走向阳光的生活呢?只要你们及时回头,相信所有的人都会重新接受你们。”
很快,“红客”的帖子被转载至华龙网、大渝网等网站,引来网友热议。该帖还被热心网友转帖至“天涯遵义”。遵义网友也陆续回帖,有的谴责传销人员骗人钱财、戕害亲友;有的则揭露传销人员在外地以遭遇车祸或做生意亏本为由,骗取亲友电汇存款的伎俩;更有网友针对传销人员中农民工较多的特点,提议发挥好镇村邮递员或邮政储蓄员的亲和作用,加强对打工人员家人的劝诫和沟通;此外,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查证和打击力度,控制其蔓延。
开通帮扶热线 启动挽救行动
一张报纸,一声警钟,一种使命,不仅承载着善良市民的期望,更包含了新闻人的良知和责任。
前夜,本报记者再赴遵义,只有一个心愿:期待能联动当地职能部门,帮助传销人员脱离魔窟,平平安安回家,和亲友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
或许,无情的结局与美好的期待大相径庭,但我们还是坚定地上路了。我们知道,也许一个人回心转意,他那个原本支离破碎的家庭甚至家族就可能重新迎来欢笑。
我们欣喜地看到,本报的前期报道已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职能部门已行动起来,遵义晚报同行更是对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派遣记者协同采访,期待共同帮助传销人员回家过年。两地媒体联手发起“帮助传销人员回家过年”公益行动,开通热线,启动挽救行动,期待你加入我们的行动,寻找和帮助传销亲友回家。
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需要百分之百的努力。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会如同燎原星火,为失足的乡亲照亮回家的路,为迷茫的朋友点燃前方的灯;我们相信,光明多亮一些,黑暗就会少一些,回家过年的步伐就会更快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