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08年,能让欧洲感到兴奋的有两件事:一是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于1月1日加入欧元区,使欧元区国家增加到15个,欧元区的人口达到3.2亿;二是1月2日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4751。
欧元呈现的强劲势头让欧元区国家踌躇满志、信心大增。
欧元在1999年1月1日问世时,与美元确定的兑换汇率为1∶1.178,随后一路下跌。2000年10月,欧元兑美元跌至最低点1∶0.82,此后到2001年底,欧元似乎一直缺乏人气,与美元的汇率基本维持在1∶0.85—0.89之间。2002年1月1日,欧元步履蹒跚地进入欧元区国家流通市场,也正是在这一年欧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机。欧元在外汇市场上不断反弹,并在6月29日第一次超过美元,达到以0.9992欧元兑换1美元的价位。从此,欧元汇率持续“井喷”而不可阻挡,美元则“跌跌不休”,相形见绌。
欧元升值引起的弊端包括欧元区国家经济增长受到冲击,企业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通货紧缩的风险增大等等。但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经各国尽力规避后,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欧元区经济增长比预期的要好。2007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欧元区国家仍保持了稳定的经济增长,西班牙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到3%,比利时约为2.8%,德国为2.6%,法国虽因工业生产下跌拖了后腿,但也获得2%左右的增长。在贸易方面,表现最为出色的是意大利。近年来,意大利出口快速增长,去年已跃升至全球第七大出口国。其他一些欧元区国家也有不俗的表现,尤其在欧盟内部进行相互贸易更有优势。欧盟官员阿尔穆尼亚表示,欧元升值目前尚未真正影响到欧元区成员国的对外出口。
欧元升值带来的好处让欧元区国家有说不出的喜悦。因为,这些国家的GDP无形中被抬高了,老百姓的财富不知不觉地增值了。石油是欧元区最大的进口商品,强势欧元降低了石油和其他进口商品的价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扩大消费。据经合组织估算,欧元的贸易加权汇率每上涨10%,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就会下降0.7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持续走高提升了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增加了欧元区国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其巨大的经济意义在于,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向欧元区;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在于,有利推动更多的欧洲国家加入欧元区,增强了建成“大欧洲”的凝聚力。
由于欧元长期坚挺,美元长期疲软,致使双方在全球的被认知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报道,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欧元已由最初的17.9%上升到25%,而美元则由71%降至65.7%。据法国欧洲事务国务秘书透露,自2004年以来,欧元在国际债券市场拥有的份额已达47%,而美元仅为30%。鉴于欧元坚挺稳定,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与欧元建立了货币联系,不少国家决定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政策,或减少美元外汇储备转而增加欧元储备。
欧元持续走强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坚固的实力做后盾。现在,欧元区的GDP约占世界GDP的22%,贸易量(不包括欧洲国家间的贸易)约占世界的13%。随着欧元区的不断扩大,其整体实力将不可限量。未来,“欧元外交”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欧元向美元叫板将会变得更加气粗胆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