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1日电 2008中外物流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月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在论坛上致辞称,中国物流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物流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将更为激烈。中国物流将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中国的物流市场充满了新的商机。
此次高峰论坛以“机会与价值:全面开放的中国物流市场”为主题,对全球物流与采购的前沿和热点议题的交流,从理论到实践,从投资到运作等各个层面对物流业发展的研讨,集中展示中国物流产业的机会与价值,全方位地促进中外物流业界的合作与共赢。
陆江说,2008年的中国,将要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经过3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中国经济显示了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30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9.7%以上,2003年以来增幅连续超过10%,2007年预计可达11.5%左右,总额将达24万亿元。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2007年已超过2万亿美元;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4万亿美元。中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回顾中国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样,中国现代物流业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1978年,物流概念从国外引进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运作模式随着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物流与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2005年12月,中国物流业全面对外开放,国外物流企业从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美国联邦快递、联合包裹、德国敦豪、丹麦马士基、荷兰天地、日本三井商社、宅急便等等外国大的物流企业,在中国都有比较快的发展。国外物流的进入,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外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共同促进了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
陆江说,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物流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预测,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7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国内物流业增加值将达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8.8%;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将由上年的17.1%提高到17.5%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4.5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8.4%,与上半年基本持平。我国物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陆江指出,2008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举世瞩目的“奥运年”。新的一年,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国物流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物流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将更为激烈。中国物流将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中国的物流市场充满了新的商机。
陆江表示,加快推进物流业发展,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和基本政策。2006年开始实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2007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2008年,《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将会出台,政府有关部门必然加大对物流业的政策支持。主要有:鼓励制造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加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推进物流业技术创新;深化区域物流合作,促进物流集聚区加快发展;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物流,大宗生产资料物流和生活消费品物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多关注食品、药品物流,危险化学品物流、回收物流和应急物流等涉及民生和社会安全的物流问题等。
陆江说,为实现现代物流平稳快速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不会改变。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物流虽然发展较快,前景看好,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中国物流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中国将继续扩大物流领域对外开放,欢迎外资外商投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服务业,同时支持国内物流企业“走出去”,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促进中国物流的社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