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2日专电(记者庄红韬) 今天,“2008中国奶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中国奶业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人民大学的领导和专家,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瑞典驻中国大使馆的代表和利乐全球总部的高层领导参加了论坛。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与利乐公司合作的“人大-利乐奶业研究中心”宣告成立,由此也标志着“利乐原奶支持项目”正式启动。
据了解,“利乐原奶支持项目”主要包括三大内容,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共同成立“人大-利乐奶业研究中心”,通过调查研究、教学培训以及建立奶业经济示范基地等手段,开展奶业经济研究,探索中国奶业发展的长期趋势和方向;开展中国奶业强市(县)基层干部培训,通过为市(县)主管部门和奶业经济管理者提供奶业发展趋势分析、产业政策报告和相关培训,探究合理的奶农经济组织模式,提升奶业管理水平;与中国奶业协会共同实施“奶农学校”项目,通过电视教学、送课下乡、教材免费发送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将奶牛良种繁育、饲养管理、卫生保健等实用知识教授给广大奶农。
中国人民大学和利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设立研究中心和原奶支持项目,目的在于系统化、长期化地支持中国奶源建设,促进原奶生产与管理水平提高。
作为“人大-利乐奶业研究中心”开端之举,“2008中国奶业发展高峰论坛”吸引了一批特殊嘉宾,他们是来自全国60余个奶业优势省区的市(县)长,会后还将参加“人大-利乐奶业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奶业强市(县)高层研讨班。县长们纷纷表示,这次论坛和研讨班与过去参加过的相关活动不同,它是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搭建的高端对话平台,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人大-利乐奶业研究中心主任孔祥智指出:“中国奶业正处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时期,发展速度很快。据国际乳业联合会(IDF)统计,2006年中国的奶类产品产量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但是,奶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企业和奶户之间的联系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奶业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孔祥智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长期致力于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研究,长期关注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和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中国农村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Ⅰ类)”的学术机构,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奶业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其成果在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学院在2007年11-12月赴内蒙古、黑龙江、四川等省区就奶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了当前奶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当前奶业发展的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人大与利乐的合作,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必将对推进中国奶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利乐集团执行副总裁黎博文(NilsBjorkman)表示:“2007年出现了全球范围的原奶紧缺,中国市场也受到影响。我们注意到原奶问题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中国乳品行业的一员,利乐更觉得自己有责任贡献绵薄之力,"利乐原奶支持项目"就是我们将眼光投向产业链的最前端,全方位促进奶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计划与行动。这不仅体现了利乐一贯的产业链和谐发展观,同时也是响应和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新举措。”
据悉,利乐公司自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中国以来,就意识到中国的乳品工业要有健康发展,必须着眼于整个产业链——只有产业链各个环节和谐发展,整个乳品工业才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利乐没有将自己定义成传统意义上的供应商,而是成为中国乳业整个产业链上的一个积极参与者,走“共同成长”之路。为此,利乐对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均积极提供帮助,其中,支持上游奶源建设就属其一。
2003年,利乐支持农业部和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正式启动学生奶奶源升级计划(白雪计划),目标为“培育一批样板牧场,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建立一套技术规范”。在利乐公司的支持下,目前26家“学生奶奶源升级计划示范基地”原奶质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欧盟标准。
(责任编辑: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