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铮四个多月过去了,杨应君的双脚依然带着伤。
左脚上,两条紫红色的疤痕横亘脚面,像趴着两条肥大的蜈蚣,两处伤口一共缝了50多针,一针针穿破皮肉,手术进行了四个多小时,却没有打麻药。
右脚内侧,突起了核桃大的一块。“走多一点路就会疼。”杨应君抚着脚说。
不给左脚打麻药,不给右脚确诊。这一切都能从杨应君隆起的腹部找到答案。作为一个怀胎八月的准妈妈,她不允许有任何危害孩子健康的可能性。
在肚里孩子刚刚四个月的时候,杨应君失去了自己的女儿黄丹。
此前的几年,她和丈夫虽然领了准生证却一再流产。双重因素之下,杨应君再也不肯放弃做母亲的机会。
5秒钟,大祸见英雄
尽管时隔四个多月,尽管已经向上百家媒体反复地讲述,杨应君讲起那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时,依然一语未竟,便已痛哭失声。“她就在离我两米多远的地方,睁大眼睛看着我。我想抱她,但是动不了,过不去。”这是杨应君见到女儿的最后一面。
车祸发生后,双腿被轧成重伤的杨应君俯在地上看到,女儿丹丹就坐在不远处,睁着圆圆的眼睛望着她,嘴唇翕张了几下,然后颓然倒了下去。
一急之下,杨应君痛昏过去。再度醒来的时候,女儿已经辞世。
女儿的最后一个眼神一直定格在杨应君的脑海里。
悲剧发生在2007年9月12日清晨。湘锰小学建在小山坡上,一条大约80米长、3米宽的水泥路连接着校门和街道,水泥路的两边是一些卖零食、玩具的小摊子,中巴车到路口就再也开不进去。
每天,杨应君的丈夫黄敢都把车停在路口的开阔地带,再由杨应君把孩子们送进校门。这段步行的道路并不在校车的合同范围之内,但是,不把孩子们亲手送进校门,杨应君不放心。
校门近在咫尺。
这时,有辆刹车失灵的垃圾车急速冲了下来。“快跑!快跑……”正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拐角处的杨应君看见了冲下来的卡车。她来不及多想,一边大声喊着,一边用力将离她最近的两个孩子推开,又将旁边的三个孩子推离险区。卡车却撞倒了杨应君和她身后的小黄丹,而杨应君用双臂推开的五个孩子,只有两个略有轻伤。
大爱无言
杨应君救下的孩子,都是离她最近的。
这是杨应君每天的习惯,把两个最小的双胞胎领在手里,其他孩子簇在身边,而女儿黄丹却离她较远。她觉得女儿听话,自己走路没有问题,却不放心同一辆车里别人的孩子。
如果简单梳理杨应君的生活轨迹不难发现,在短短5秒钟之内的瞬间反应,和她一以贯之的善良、平和、真诚一脉相承。
结婚后,黄敢开中巴车,杨应君卖票,小两口态度热情,待人礼貌,很多人都要在路边专门等着坐他们的车。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老人们留在家里很寂寞。杨应君收车回来后,就会去陪老人聊天,还带回些水果、糖果送给老人们。
承接下每天接送孩子的工作后,小夫妻更为细心。方伊韩、方伊日,在这对被杨应君救下的双胞胎姐妹眼里,杨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好。两姐妹一上车就喜欢睡觉,杨应君就在车上逗她俩讲话,打消她们的睡意。实在不行,她就一边抱一个,让姐妹俩在自己怀里酣睡。
现在,被杨应君救下的5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叫她“杨妈妈”,而她也将在两个月以后,再度成为一个母亲。
不过,失去黄丹是一个永远不能弥补的遗憾。“都是孩子,都应该救。”杨应君总是重复着这样一句话,“我是当妈妈的,我明白。”RJ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