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可 手握相机,轻轻一按,一张照片就诞生了。数码时代的到来使照相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去的老照片也成了宝贝,每张都记录着一段珍贵的历史,一段美好的回忆。
从1月15日到1月26日,首届“中国家庭老照片珍藏展”将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正式开展。近千张家庭老照片将第一次向全国公众展出。通过珍贵的照片和详实的文字,展览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为大家讲述过去的蹉跎岁月。
平民视角看历史
在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毕春平看来,每一张家庭照片都是一个历史的定格点,许许多多的点连起来就是一条线,合起来就是一段历史,是大伙儿身边真真切切发生的历史。
这个创意开始于两年前,刚开始只想简单地反映家庭生活。随着征集活动的顺利进行,征集来的照片已经大大超出了主办方的本意。因为很多照片是家人拍摄,和一般记者拍摄的角度不同,更多的是从平凡人的角度看待当时的人和事。有一大部分老照片不再是简单地反映生活,更多的是折射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厚重。如“新中国的第一代拖拉机手”,“我参加了国徽设计”等照片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这么多不同角度的照片怎么样才能串联起来?“干脆用平民视角来讲述他们自己的历史。”在毕春平看来,因为绝大部分照片都是拍摄的个人而不是历史事件,所以,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更能带动观众的情绪。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记忆,他们看到这些老照片时再回想同时代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将产生巨大的共鸣。”毕春平解释。
历时两年征集上万张
在本次展览中,主办方将第一次向全国公众展出近千张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家庭老照片及照片背后发生的故事。展览展出的绝大多数老照片都是首次公开面世,它们是主办方从近万个家庭中第一手采集的珍贵的私人珍藏。其中,最早的一幅家庭老照片拍摄于1898年,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
“这上万张的照片都是征集得来的,没有一张是出自档案馆。”毕春平解释,因为主题是“口述历史”,所以不能带有官方角度,只能挑选那些平民视角的老照片。从2006年5月开始,主办方在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始刊登征集广告,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很多家庭都寄来了厚厚一摞照片,只得一张张精挑细选。
“总共挑选了5000多张老照片,但展览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都展出来,搁不下。所以就先挑了近千张展出。”毕春平说。
这些用影像记录下来的珍贵家庭老照片,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家庭生活的珍贵记忆。通过照片的“诉说”,真实地反映出这个民族和国家在百余年间的沧桑巨变。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志淳是北京市的一位普通市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中只是一个“小人物”,他们全家都喜欢照相,每逢大事必全家合影留念,二十多年一直坚持。这次展览,他一口气用7张全家合影讲述了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变迁。
从全家十平方米到商品房
黑白颗粒的相纸,记录了一幅全家其乐融融的场景。爸爸周志淳正在读书,儿子正在打电话,女儿穿着新衣服趴在沙发上玩耍,妻子站在沙发后幸福地微笑。
“那是在大同市第一家私营照相馆照的,花了1块多钱。”周志淳回忆。1981年的周家还在山西大同市,全家向往的也不过就是相片中的场景:落地窗外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全家人在客厅内其乐融融。
可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全家人挤在一间十平方米的平房内吃喝拉撒。由于没有暖气和自来水,一张土炕就占了半边屋,剩下的地方搁一张桌子和一个大水桶,人多了转身都困难。儿子和女儿写作业还得轮着用桌子。当时大同缺电,整个城市到了晚上都是黑乎乎的,家里只能点电石灯。“我和爱人都干过建筑行业,收入还不算低,我一个月46块9毛5分,她43块。”和当时很多家庭一样,周志淳每天就是送小孩上学,下班接小孩,回家做饭,吃完没事聊了聊天,黑灯就睡觉。
为纪念儿子从北京姥姥家到大同上学,全家特意去照相馆里照了张全家福。周志淳回忆,当时目标是全家能有200元存款,“但怎么也达不到,太难存下钱了。”
1992年北京市落实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政策,全家人户口相继解决。紧接着,周志淳调入了北京某出版社,妻子也“下海”经商。可由于种种原因,住房问题一直没有落实,5年内居然搬了6次家,全家人盼着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1997年,周志淳单位落实政策,给他分了一套三居室,这下全家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住着自己的房子,感觉就是不一样,全家人的生活迈上了新的台阶,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04年,全家搬入新买的商品房,开上了自己的小车,真正过上了舒适安逸的生活。老周感慨万分,还是老办法,用照片定格了这个瞬间。
生活台阶三级跳
此次展览的展板上还贴了一张全家去郊外游泳的合影,全家人都是骨瘦如柴,但个个精神饱满,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1983年夏天,儿子放暑假,全家人一起出动,骑着单车去大同郊外游泳。“我带上了全家唯一上档次的新式武器——70多元的红梅120相机。”周志淳说。
说是游泳,其实全家就周志淳会游泳,只能在浅水处玩水。夕阳西下,光线非常好,周志淳赶紧地请同事拍下了这张全家戏水图。回来洗出来一瞅,“好家伙,个个身上都露着肋骨。”
因为人多钱少,全家人吃最多的就是西红柿和白菜,经常是妻子给儿子一角钱买一簸箕西红柿,吃不完也舍不得扔,做成西红柿酱。吃肉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一个月能吃顿肉就是豪华享受了。妻子的弟妹在北京一家方便面厂上班,平时剩下点方便面“碎头”也被妻子探亲给捎了回来,煮熟放点调料,全家人吃得香极了。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过了好些年苦日子的周家也看到了希望。
1989年,妻子调回北京工作,儿子女儿也一起回到了北京。周志淳留在了大同,每个月都得利用出差上北京探亲。“坐9个多小时的绿皮列车,全是煤尘味道。”
1991年,儿子考上了北京八中,女儿接着考上了铁二中。双喜临门让周志淳和妻子高兴地决定,全家上北戴河度假。
夏天的北戴河格外美丽,周志淳带着新买的华夏牌135相机和三脚架没少抓拍美丽风景。妻子和女儿带着那个时期十分流行的墨镜,显得格外洋气。临近黄昏,全家人赶紧在“封神演义宫”外架上三脚架,自拍了一张。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家人的生活品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开始添置新式武器,周志淳首先就换了全套的高档单反相机,过足了瘾,顺带着,连妻子也爱好上了摄影。
申奥非典全记录
2001年7月13日,是所有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回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周家和其他的老百姓一样,在电视机旁见证了这个难忘时刻。
“那时儿子已经上班了,刚下班回来,赶紧买了几份报纸回来,人手一份,架起三脚架抓拍了这个永恒时刻。”老周回忆起当时仍然十分兴奋。
2003年春天,北京市面临着非典的挑战,全市上下总动员,全力对抗病魔。周家和所有顽强的家庭一样,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全家4口人没有一个请假,天天都是早出晚归,按时上班。但紧张的情绪仍然在家里不经意地蔓延。
按照当时的医疗规定,从外面回家必须把外套挂在通风处,下班回家,全家人都戴着口罩,第一件事就是到阳台脱外套。“看着全家人那模样,我就想赶紧拍一张。”周志淳的突发奇想,诞生了一张真实而又幽默的照片,全家人摆着各种打气姿势,向非典宣战。RJ206
图一:周志淳家历年的全家福
上图:1981年
图二:1983年 图三:1991年
图四:2001年 图五: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