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间,大三学生小姜忙着做兼职,不过不是做家教,也不是做钟点工,而是选择做砍价师。以前“马大嫂”擅长的讨价还价,在上海已成为一个新行当——不仅有兼职,还有职业砍价师、专替老外砍价,甚至网上还出现了“中国砍价网”,专为消费者提供砍价服务。
砍价师的出现其实有个预热过程。上海最早一批砍价师源于兴趣爱好,随着团购的红火,一些曾在网站建材频道任职的人员,在对建材市场行情积累了一些经验后,跳槽来团购网做专业砍价师。渐渐地,一些从百安居、好美家等大卖场“跳”出来的人做起了砍价师。
砍价师不好做。一场现场团购往往要花费3个多小时,砍价师与商家之间要不停地进行口水战,这对砍价师的工作强度和专业经验都是巨大考验。对于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便是颇具诱惑力的薪水。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名资深团购砍价师的月薪至少5000元。
支撑这一薪酬的是整个网站的商业利润。网站每季度或每年向参加团购的商家收取一定费用,商家看中的是团购网积聚的大量人气,有时候一场团购会下来的订单量是平时的五六倍。一位商家告诉记者,厂家的生存法则就是跑量,薄利多销的结果是,单笔生意利润变薄,但总利润不变;对于大的一级代理商而言,即使价格平进平出,但只要达到一定的订单数,年终就可以返点20%。
另一些兼职砍价师的赚钱模式则是:消费者根据自己掌握的市场行情,报给砍价师,然后由砍价师出面和专卖店砍价,根据砍价的幅度提取酬劳,譬如砍下1000元到2000元的,收取砍下金额的20%作为服务费;砍价幅度在2000元以上的,收取30%作为服务费。
作为专业砍价师,必须要有职业操守,能够帮助消费者买到价格低廉又可信任的商品。这就需要砍价师在每次砍价之前做足功课。
上海团购网的阿申是沪上砍价师第一人,他告诉记者,现在的砍价师分工很细,像汽车、建材、烟酒、卖场、钻石、婚庆等,每一行当都有很大学问。首先要了解供应商将在团购会上推出哪些产品,哪些属于新品,他们的心理价位,等等。其次,就是调查网友需求。砍价师会先期在网络上对网友需求做一个调查,只有对网友的产品需求和期望价格心知肚明,才能在现场更好地与网友进行互动。平时,砍价师更需要不断更新市场信息,积累砍价技巧。像建材砍价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百安居、宜山路建材市场等处了解行情,有的时候还向外援请教,比如说邀请百安居的“安居先生”或者行业内的老法师来指点迷津。
专家认为,砍价师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产物。客观上对调整和规范价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有专家指出,经济领域的定价体系十分复杂,由于价格不透明,导致消费者可能辛苦砍了20元,却买了个贵30元的;商家也许会声称自己是市场最低价,但就像一些大卖场的最低价承诺一样,还是有漏洞可钻。因此,对于砍价师这个新兴职业,急需建立职业规范,完善诚信体系,一旦砍价师被发现作弊,必须有惩戒措施。(记者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