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成为我省首个农民工人大代表,郑晓燕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
直面福建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
她叫郑晓燕;十几年拼搏,从一线操作工成为管理三千多人的课主任
本报记者 薛辉 张超晖 实习生 潘智 文/图
昨日,本报两会聊天室(热线968111,电子信箱gyh@hxdsb.com)开通之后,不少市民通过给本报来信来电,表达自己的心声。这些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整理后传递到两会会场。
今天,我们就和读者朋友们一起,直面我省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福州马尾清禄鞋业公司的郑晓燕,关注农民工这个群体,也关注一下农民工的一些心声。
为什么她会当选?
(话外音:郑晓燕是由马尾区总工会推举至福州市总工会的。郑晓燕本人是福州市29届劳动模范、2007年度福州市“十佳农民工”。)
主持人:福州市现有农民工三十多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相当比例,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生阶层,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三十多万人中,为什么独独郑晓燕当选为全省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
福州市总工会宣传部曲利华部长:目前福州市优秀的农民工非常多,但郑晓燕很有代表性。当初,福州市总工会因为考虑到马尾区外来工众多,又是经济开发区,因此就选择由马尾区工会来推荐。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推荐了郑晓燕。
马尾清禄鞋业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也是福州市比较大的企业,农民工众多,该厂拥有职工1.2万多人,其中女工有九千多人,女同志当选为人大代表,本身就有重大意义。在农民工密集地推举出一位能更好地替农民工说话的人大代表当然是好事。而郑晓燕“敢说话,能办事”,具备了“架桥梁”的素质。
主持人:郑晓燕在工作期间,替员工提了哪些建议呢?
清禄鞋业工会主席曹先生:当初宿舍员工没有空调,热得要命,她就跑到工会去争取。员工反映,餐厅伙食花样太少,每天四个菜吃得单调,她又去反映。如今,空调装上了,菜式也增加到了十几种。
她想说点什么?
主持人:得知郑晓燕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很多读者和农民工朋友都很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她会在这次的“两会”上提什么建议呢?让我们来听听郑晓燕本人的说法。
(话外音:昨天晚上,当我们再次联系到晓燕时,她已经接到了通知,并将手上工作处理好,到了会议安排的住处。这次,她言语中的激动和兴奋再也掩饰不住了。)
郑晓燕:能够成为农民工代表参加“两会”,是我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既然大伙相信我,给我这个机会替大家说话,我希望能够在会上为农民工朋友做点事情。
首先是农民工社保的问题,目前虽然很多企业也帮助农民工做了社保,但是由于流动性较大,不少农民工辞职返乡或者到外省打工,却不能将社保随之移走。不少农民工兄弟都为这个事情发愁,我想着在这次大会上提出这个事情。
另外一件就是农民工返乡的车票问题。每年春运的时候火车票都太难买了。虽然单位工会也会帮助大家买票,可人数太多,很多农民工买不到火车票。不少人不得不到车站附近去买高价票,才能回家。我们单位里有不少来自湖南、四川、江西的农民工,看着他们回家那么难,还要掏高价钱去买车票,很难受。真希望有关部门能把这个事情好好解决一下。
(话外音:记者告诉她,本报每年春运时都会有“海都农民工专列”,帮助一些农民工返乡,她非常高兴。大家的心都是连着的,都希望农民工兄弟能够走得更好,走得更舒心。)
市民怎么看待农民工代表?
主持人:农民工群体也有了人大代表,这对农民工来说意味着什么?广大市民又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呢?
郑晓燕同事陈小姐:晓燕勤劳、朴实,给厂里做了不少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她当选为人大代表,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她会替我们说话。
台江林先生:郑晓燕是我们农民工的骄傲。她的当选,我们有了反映自己心声的渠道。希望能通过她的桥梁作用,进一步维护好我们最关心的最低工资保障、子女上学、休假制度等权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大代表:让农民工堂堂正正走进国家权力机关,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直接、具体的体现。它增强了农民工的主人翁意识,也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听取他们的意见,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聊天主角
郑晓燕其人
昨日,我们有幸走近福建首位农民工代表——福州马尾清禄鞋业公司的郑晓燕。
经过电话预约,我们驱车赶到马尾清禄鞋业公司。一路上,我们默默地揣测着这位福建第一位农民工人大代表的样子。今年36岁的郑晓燕17年前从连江浦下村来到马尾打工。刚到工厂时,晓燕只是一名给鞋底刷胶的普通一线操作工,如今却是管理三千多人的课主任。
郑晓燕中等个头,干练中透着朴实。不过,第一次见到记者,曾获得市29届劳模、2007年度市“十佳农民工”光荣称号的她,却有点紧张,脸也有些涨红了。她说的第一句话,更让我们吃了一惊,“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真的是我。”
她说,由于没有接到开会的正式通知,她婉拒了许多媒体的预约采访。而我们,也因此有幸成为第一次和她面对面的记者。她还说,自己平时其实就是喜欢和姐妹们一起看书聊天什么的。
在记者采访的这段时间里,晓燕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多数是媒体记者打来的。显然,这位“农民工明星”对这一切有点无措。
晓燕的手机屏幕上有个可爱的孩子,她说那是哥哥家的小孩,哥哥在美国,小孩子由晓燕的妈妈带,她看着孩子可爱,就拍了作为自己的手机画面。记者注意到,她手机的铃声是很好听的网络歌曲《缘分》,她说,因为觉得好听,就让同事传给她了。
和她面对面,我们感受到的是她身上散发的亲和力,而并非一个强势的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