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省长黄华华作政府工作报告。本报记者方谦华摄 |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省长黄华华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幅增加民生投入
本报讯 昨日上午,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隆重开幕。
开幕大会由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黄丽满主持。省长黄华华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的执行主席是:黄丽满、刘玉浦、胡泽君、欧广源、钟启权、王宁生、林惠俗。
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省政协主席陈绍基,省其他领导同志朱明国、黄龙云、朱小丹、肖志恒、辛荣国、林雄、梁伟发、周镇宏、游宁丰、李兰芳、李近维、汤维英、黄伟鸿、陈坚、钟阳胜、汤炳权、李容根、谢强华、雷于蓝、宋海、林木声、蔡东士、梁国聚、许德立、韩大建、王珣章、柯小刚、周天鸿、罗富和、姚志彬、陈蔚文、李统书;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专委会负责同志卢瑞华、张帼英、郭荣昌;省法院、省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吕伯涛、张学军;广州、深圳市负责同志张广宁、许宗衡、朱振中、李德成;驻粤部队和省武警总队有关领导同志杨英凯、侯月喜、李长江、张永刚、孙方敏、周长江、张建洪、朱凤云;地方的老同志林若、寇庆延、王宁、朱森林、李灏、卢钟鹤、梁广大、龚谷成、王骏、程誌青、佀志广、陈开枝、颜志卿等,以及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出席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大会。
黄华华回顾了本届政府过去五年的工作情况。他说,五年来,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突出抓好“十件大事”、“十项工程”和“十项民心工程”,战胜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多次特大洪灾等困难和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初步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五”计划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良好。
总结五年的工作,黄华华指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结构不够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发展成本持续上升;经济社会的人均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欠发达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县域经济仍待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社会治安、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居民住房、就业社保、安全生产等方面问题依然较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有待提升;政府职能转变还没完全到位,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对此,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解决。
省长黄华华在报告中以较大篇幅阐述了新一届政府在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报告提出,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4%和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外贸进出口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左右。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