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会客厅·报网互动
嘉宾
任剑涛 省政协委员、中大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
罗必良 省政协委员、华农经济贸易学院院长
过去的一年,广东赢得赶超亚洲“三小龙”的辉煌,有了追赶韩国的可能。
过去的五年,广东亮点频出,取得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成就。
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广东开始意识到,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各种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
过去的三十年,广东敢为人先,大胆解放思想,杀出了一条血路,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前沿。没有三十年前的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广东就没有今天!
一年、五年、三十年,三个数字呈现了关联结构,无论是一年、五年还是三十年,对广东来说都具有特殊的节点意义。
所以,南方日报与南方网在此次“两会”期间联合推出特别栏目《南方会客厅》,请来嘉宾,以“报网互动”的形式,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来谈谈广东这一年、五年、三十年来的发展,寻找差距,解放思想,以谋求新一轮的大发展。
报告印象
广东经济的态势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充分证明小平同志当年说的,深圳特区办得对,广东综合改革开放搞得对
主持人:两位委员都聆听了黄华华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我细看了39页报告,19页半讲过去的成绩,19页半讲未来的发展,刚好对半,对于这个报告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罗必良:第一个印象是广东的经济总量在增长,看完了以后非常的高兴,我们连续赶超新加坡、香港,我们现在又超过了台湾,超过台湾的经济总量格外令人兴奋。我们积累了物质财富,同时也积累精神的财富,特别是决策方面的智慧。
任剑涛:我觉得黄华华省长的报告有三个亮点。一个就是对经济发展,大概是在十几、二十年前我们根本没有想到广东会有这么迅速的发展,这么快捷的追赶,干净利落地超过了亚洲“四小龙”中的“三小龙”。
罗必良:可能下一步是韩国。
任剑涛:如何追赶韩国是下一步的话题,所以广东经济的态势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充分证明小平同志当年说的,深圳特区办得对,广东综合改革开放搞得对。
第二个亮点,广东首先意识到了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性。在这个报告里面,对城乡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形势,如何达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作出了设计,我觉得这是广东改革,社会发展领先全国的表现。如果仍然是当前粗放式的发展,广东的发展实际上不能对中国起示范作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亮点,广东对于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府改革的匹配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做好政府自身的改革,适应变革社会的需要,适应经济更新换代实行新兴工业化的需要,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政府议题。
回首三十年
广东现在解放思想要比三十年前困难。三十年前是“破”,今天是“立”,“立”比“破”要重要得多
主持人:罗教授刚才讲到三十年前“杀出一条血路”,才有广东的今天,才有追赶韩国的可能,我们现在也是全省上下掀起解放思想的热潮,讲到解放思想,可能广东就不会忘记三十年前的那场解放思想。
罗必良:当时杀出一条血路,只是政治风险,没有经济风险,只需要勇气,不怕死就可以解决问题,只是一个突围,恰好广东是本来发展不好的地方,所以就有了广东的“杀出一条血路”。
任剑涛:当时广东GDP排在全国第23位。
罗必良:广东按照现在的增长势头,三五年内GDP排第一还是可能的。今天的改革跟原来不同,原来是“破”,只要“破”就有思路,跳出来就活,今天不是这个概念,今天要“立”,原来的改革开放是自发地做,今天的改革开放一定要理清思路,否则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模式的构建问题,需要体制构建,需要意识形态上,包括决策思维方式,包括观念和价值取向上面,全部都要“立”,这比“破”重要得多,要把模式转轨,尤其冲破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的难度更大,不仅仅是冲破原有的体制带来的利益格局,更多的是我们不知道改是否成功,还要冒一次险。
今天要改革开放或者解放思想,不仅冒政治风险,还要冒经济风险,我们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已经有了解放思想全面的准备。原来“杀出血路”就是市场经济,今天是什么呢?是未知的,不确定的,所以难度大得多。
任剑涛:前三十年的改革和现在的改革面临的问题,跟1978年改革面临的问题是一个问题,说到底是体制安排,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而三十年后的今天两重风险同时加大。今天对我们来讲,这种勇气不仅是胆量的勇气,而且是智慧的勇气。三十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同样有效,要考虑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是否是科学的发展,小康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发展。
反思GDP
GDP仍然是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反思GDP不能搞一窝蜂
主持人:以前讲哪个省厉害就看经济总量怎么样,老百姓也认为各市的江湖地位也是由GDP来决定的,但是如果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排头兵”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这个“排头兵”跟GDP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罗必良:改革开放走了三十年了,刚才讲“立”,立什么?未来构建的经济方式,这种匹配不是经济发展来适应你的体制,应该是你的体制,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管理体系,能不能适应科学发展,问题在于什么叫做科学发展呢?我们说是可持续的,什么是可持续的呢?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吗?人呢?人的可持续呢?人是哪一方面的可持续?智力、情感、道德,我们今天的道德是可持续的吗?
任剑涛:这个担忧很有道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什么呢?中国人对一个问题进行反省的时候常把原来的趋向收起来,发展是一窝蜂的,对反思也是一窝蜂的。我们强调一点,无论怎么样,讲绿色GDP,讲稳定持续可协调发展,有一个核心,GDP仍然是最重要的基础,反思GDP不能搞一窝蜂。
五年成绩
过去五年广东真正的最大亮点还是经济总量,同时,广东开始意识到把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各种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
主持人:汪洋书记评价前五年的发展是广东历史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在经济、社会文化、社会各方面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从专家的角度讲,你觉得这五年来最具广东标志性的成就是什么?
罗必良:广东真正的亮点是经济总量,当然其它的也有变化,比如结构有所改善,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至少在行动上已经对城乡统筹,对区域的协调发展下了一些功夫,包括对环境治理不断地重视。但真正最亮的还是总量。
任剑涛:这五年最大的亮点是广东开始意识到,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各种问题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对广东的发展来说,珠三角已经成为全国最领先的地区,粤西、粤东、粤北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广东已经有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识,广东有了推进东西北发展的规划,这一点是区域协调的一个解决方案。
第二个印象比较深的是广东开始意识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对解决农村问题花了大功夫,有一些试点,尤其今年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重点,这在全国也是领先一步。
第三个印象比较深的是广东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和政府改革在相互配套。所谓“广东人大现象”,“广东政协现象”,跟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它是一个国家权力跟社会成长相互配套的过程。正像罗必良教授总结的,它只是找到一个起点,还没有做实。所以广东目前最值得骄傲的还是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
民生福祉
我们以往很难在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时候有刚性指标,而这次有刚性指标,那就是规定财政新增值的60%解决民生问题,这是大进步
主持人:外面的天气很寒冷,但是我们今天的讨论气氛却非常热烈。回到网友非常关心的民生话题,很多网友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很多地方提到了“以人为本”,落到民生福祉上来非常高兴。特别是在报告最后提到了确保当年新增财力60%以上用到改善民生的问题上来。请教两位,未来五年广东老百姓会不会得到更大实惠,享受到改革开放更大的成果?
罗必良:收入有两种增长方式,一个是增加口袋里的,一个是增加口袋以外的,当然我们希望口袋里也多,外面也多,要改变公共服务,要有高的生活质量。老百姓不仅要看口袋的钱是否增长,还应该考虑是否你的就业能力比原来提升,投资机会是不是公平和公开的,有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等等,面对未来的风险,有没有失业救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所以我觉得我们百姓也应该有这样更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样也许给政府的压力少一点,同时从另外一点要求政府,要公共服务,要政府服务,不仅要GDP,要安全,要未来,更要个人能力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任剑涛:我想民生问题也是一个切实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公民能不能像罗教授预期的那么理想,不看钱包瘪下去而看社会发展起来。但是确实,民生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原来追求GDP发展,民生问题有所失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如说安全的提供,教育的提供,医疗的提供,我们对于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相对都比较弱。
现在大家说的是吃蔬菜怕毒素,吃饮料怕色素,吃到心中安全没有数。这样的状况下,造成的结果是民生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最大的压力,所以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我跟罗教授看法一致的是,我们以往很难在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时候有刚性的指标,而这次有刚性指标,财政新增值的60%解决民生问题,这是大进步。
本版撰文:胡念飞 杨智昌 张洋
本版统筹:梅志清 王萍
图:罗必良(左)和任剑涛(中)观点碰撞多多成为昨日网聊一大看点。 王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