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近年来,太原市煤炭安全生产没有发生一起特别重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1.74到1.02的范围,保持了相对平稳状态,事故发生率总体呈下降态势。这一成果取得来之不易。
靠的是科学治安,不断探索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在规律;靠的是铁腕治安,以严格的管理堵塞各种漏洞,消解各种隐患。那么,如何才能进一步推动煤矿安全生产,使煤炭经济形成素质提升、发展有序、安全可控的良好局面呢?
正视现实——准确把握安全生产发展形势 太原市是一个能源重化工城市,煤炭及其相关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不能实现煤炭产业的有序发展,影响着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全市生产总能力为7218万吨/年。尽管太原市煤炭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且趋于好转的态势,但制约煤炭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从煤炭产业素质上讲,虽然近年来有所好转,但生产力水平依然不能适应安全发展的根本要求。安全生产水平是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反映。煤炭安全生产水平不高,说明煤炭产业的素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也就是说提高煤炭产业素质是煤炭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一度时期,在“有水快流”的思想支配下,煤炭产业处于无序状态。矿点多,规模小,布局乱,开采技术十分落后。这种生产力水平,安全生产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近年来,太原市加大了关小上大、资源整合的力度,共淘汰和关闭落后小煤矿168座,占到全市地方煤矿总数的45.6%。地方煤矿由2005年的368座减少到200座。同时,加大投入,实行采煤方法改革,近年来投入资金达5亿元,使煤矿设备设施等方面有了新变化。尽管如此,煤炭生产力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全市地方煤矿30万吨以上的仅有35座,占17.5%;而9万吨以上21万吨以下的有150座,占75%。从规模上来看,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仍占多数。
从煤炭安全基础管理上讲,虽然有所加强,但煤矿基础管理的自我完善能力还十分薄弱。许多煤矿事故的发生,都反映在基础管理的漏洞上。管理的核心是人,人员素质低下是制约基础管理的关键。许多小煤矿都是采用“产量承包,吨煤承包”的方式进行包工生产,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短期行为严重,企业无法形成管理积淀。加上煤矿监管手段落后、监管方法单一等实际情况,煤炭监管还没有形成集成系统的转变。采掘计划管理、图纸管理、越层越界开采管理、下井人数控制管理、超能力生产管理等,还没有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的平台中。
此外,煤炭行业证照管理水平落后,服务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发证权限在省级部门,涉及安监、煤炭、国土、工商等多个部门,并且涉及省、市、县等三个管理层次。不仅难以做到“谁发证,谁负责”,而且即使单一部门办事效率再高,但部门联动办事效率跟不上也不可能满足煤矿需求。一个煤矿每年换发证照要花费很大精力,即便如此,一个煤矿一年也至少有两个月处于证照不全状态。一方面是煤炭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换证难造成大量煤矿处于证照不全被动停产状态,必然形成安全生产的各种隐患。
实事求是——科学推动安全生产“可控局面” 从总体上讲,目前太原市煤炭安全生产处于一个“治理整顿”状态。在这个特殊阶段,煤炭安全生产的特征就是“不稳定”,预计这个阶段还将持续两年左右。因此,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规律性地把握,是抓好当前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关小上大、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提升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小煤矿是扰乱煤炭经济秩序的“祸源”。只要小煤矿存在,安全生产就不会有保障。到2010年之前再压减100座,使全市煤矿数量控制在100座以内。城区范围之内原则上不再办矿,使煤矿布局科学化、合理化。同时,建设50座30万吨以上的标准化矿井,使煤炭产业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
其次,对煤矿各种隐患实行动态管理,从管理制度上确保安全监管责任到位。建立煤炭安全分析例会制度,定期研究煤炭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做到及时把握、及时应对、及时处置。建立隐患排查制度,落实隐患处理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间,对各种隐患做到全面掌控。建立巡查、突查、日常检查制度,组织专家队伍对国有地方煤矿、高瓦斯矿等重点煤矿进行巡查,及时解决煤矿安全重大问题;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突击检查,及时打击和处理不符合安全生产的侥幸行为;加强日常检查,形成监管的“常态”。建立煤矿派驻安全员制度,由财政负担向各煤矿派驻安全员,保持安全员的独立性,并定期交流,延伸监管的触角;建立分类监管制度,对关小上大、资源整合、证照换发期间安全生产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按照类别进行规律性监管。同时,按资源储量、生产状况、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地面设施等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对评价为“不放心”的矿井,进行重点监管,并责令其委托国有重点矿进行托管或引导其主动关闭。
第三,宁严不宽、宁紧不松、宁硬不软,迫使安全生产各责任主体责任到位。强化对煤矿违法、非法开采行为的处罚。对检查、纠察、举报的违法、非法行为,及时给予严厉处罚,直至关闭。加强基层煤矿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设。从2007年至今因煤矿事故等已经查处各级干部达40多人,极大地触动了全市煤炭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及企业法人,促使各责任主体真正担负起所负的责任。
同时,不断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符合安全发展根本要求的规律性管理模式。在煤矿安全教育上,对太原市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典型煤矿安全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本地区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性,真正避免类似事故再一次发生。在煤矿职工队伍建设上,比照国有煤矿招收农民合同工的办法进行管理,使职工队伍稳定化、职业化、规范化。在煤矿信息化建设上,进一步向集成化、实用化发展,通过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安全监管的水平。
王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