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最近几年,我省中学发生了数起猝死事件,广州、深圳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也不例外。种种迹象表明,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我省中学生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
心脏骤停4至6分钟内可救
昨天,笔者从农工党广东省委关于《我省中学心肺复苏课程亟待加强》的提案中了解到: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是4至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就极为渺茫。
而在学校,在与死神搏斗的短短几分钟有效时间内,靠的不是专业医护人员,而是老师甚至是学生。他们如果缺乏经验,就意味着患者失去了生还机会!
在我国,中学没有专门的急救课程,更没有在民众中专门开展心肺复苏术的教育,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目前院外心肺复苏急救的成功率在5%以下,有些地方甚至不足1%!
对急救教育重视不足
省农工党指出,省教育厅要求全省各学校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设0.5节健康教育课,高中、大中专则要求定期开办健康教育讲座或开设选修课程;其次是各学校组织的红十字会会员培训和兴趣小组活动和在国防教育中开展的战伤救护培训。
实际上,有些学校把健康教育课划为选修课,课时得不到保证,甚至不开设这门课。即使开课,也因为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场地和器材。
此外,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担任健康教育课授课的教师,应该是具有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校医、生物教师或其他科任老师。但是在全省各中学,校医的编制缺乏保证。生物老师或其他科任老师又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大部分从事健康教育的教师近年来未参加过心肺复苏技术的培训,有知识老化等现象。
加强心肺复苏课程
提案建议: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心肺复苏教育纳入正规必修课程中,对这门课进行考核,以免各学校因片面强调升学率而走过场;还要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以保证必需的设备和场地。
师资也是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校在确定了担任心肺复苏课程的教师后,应让其参加培训,并联合医疗部门,为教师提供现场观摩,并且将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得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
刘中元 林亚茗 孙晓素 洪奕宜 林裕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