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8-01-21 04:23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王茂设
冯方汇
蒋 韵
刘建生
王殿民
杨建新
时间: 2008年1月19日晚8时
地点: 迎泽宾馆东楼五层会议室
主题: 重振晋商雄风
嘉宾: 省人大代表―― 王茂设:晋城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冯方汇:永济市市长
蒋 韵:太原市文联副主席
省政协委员―― 刘建生: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王殿民:运城市委常委、秘书长
杨建新:百圆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纵横天下五百年,跨越欧亚三万里”。回望山西历史、山西的发展史,不能不提晋商。
孟学农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到弘扬晋商精神,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如何用足、用好晋商给我们留下的物质精神财富,本报“两会”报道组就此话题邀请了6位代表、委员做客“新闻会客厅”,为重振晋商雄风出谋划策。
创造良好环境政府推手不可或缺 观点新一代晋商的崛起,固然要靠自身努力,但政府的引导支持、全社会的关心爱护,为他们创造宽松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样不可或缺。
关键词成长环境
王茂设:“老晋商”信达天下,汇通九州,其敬业精神、经营理念和社会责任感,永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在探寻晋商崛起之路时发现,晋商非常善于利用国家政策,抓住历史机遇,始终处于政策前沿。这里的“国家政策”便可代表着当时晋商的成长环境,可见它在晋商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
新晋商目前确实存在满足现状、闯劲不足、固守资源、创业不够的现象。抛开这些自身因素,其实我们应该从“老晋商”成功经验中,特别关注新一代晋商的成长环境。
关于政府创造宽松的环境方面,我认为可以做好以下方面:一是要强化体制机制支撑。要落实好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大支撑”措施,深入推进改革,大力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要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晋城为例,今后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拿出一批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诚招投资者。二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把工作重点放到为经济主体和全民创业服务上,为全民创业和企业家的成长提供必要保障。三是要鼓励、引导、支持企业家树立新形象。企业家要善于学习,勇于借鉴,敢于创新,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
王殿民:从晋商的发展来看,实际上就是山西商人面向市场,不断调整,把握机遇的过程。政策是企业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它是由政府制定的,但政策对于任何商人是公平的,关键看谁可以首先发现机遇,用好机遇,因此说政策是资源,也是财富。目前,新晋商应该把握住我省“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机遇,积极培养自身驾驭政策的能力,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选好项目,勇于投资,在资本运营方面实现创新。
转变发展方式走出“路径依赖” 观点要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增加附加值,提高贡献率。另一手抓服务业,将服务领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其中要进一步挖掘晋商精神,由“挖煤”转向“挖文化”。
关键词“路径依赖”、转型
刘建生:明清晋商给山西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不畏艰险,翻越千山万水,踏遍浩瀚大漠;他们勇于创新、争当天下先;他们信守商业道德、坚持义中取利,将商业信誉看得高于一切,“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他们以商为本、重商立业,认为“商与仕异术而同心”,可作为一项毕生的崇高事业来追求,能作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必经之途来对待。
近现代以来,在战乱和纷扰中,晋商精神日渐衰微。山西人开始重生产轻流通、重工业轻商业,重资源禀赋轻他山之石,这种思维惯性所形成的“路径依赖”现象,使大市场观念逐渐被本本意识、山沟意识、诸侯意识所禁锢,在既定的框架中不断自我封闭,在墨守成规中屡屡错失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后,山西经济不仅远远落后于沿海沿边地区,甚至也落后于周边省区。这既有地理、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禁锢和自闭。比如在旅游资源方面,山西的资源占到全国很大的比例,但旅游业在对国民经济贡献上,不要说和北京相比,就是和周边地区相比也显得很少。
杨建新:我做的是非煤产业,在这个能源大省,我可以自豪地说,像百圆裤业公司这样依靠服装业白手起家并走向全国的企业并不多。百圆是国内服装界最早走上连锁经营的企业,有设计、有研发、有品牌、有物流、有配送,惟独没有自己的加工厂。我们将设计好的裤样送到广东深圳一带采购布料并在当地加工,如今在全国发展了1200多家连锁专卖店。从我一个山西人可以将服装业做大做强的经历来看,不依赖资源企业照样可以发展壮大,其中的道理晋商500年辉煌历史已经给我们作出最好的阐述。
如果说初期创业靠的是点子,在发展阶段,我则力求制度化生存。我经常在思索:“日升昌”票号立业500年,为什么没有开错过一张票据?乔家宁可关门歇业,也不肯牺牲散户的利益。德信立业,这是为商为人的最高境界,我一直努力将晋商精髓融入到企业经营和管理中。
从挖煤到挖文化重拾文化自信 观点同样是优势资源,能源资源有限,优势是暂时的,但文化资源则越挖越多。
关键词挖文化
冯方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海内外炎黄子孙耳熟能详,但知道鹳雀楼位于永济市的却不多。这样的例子其实在全省还有很多,这说明大力振兴和发展服务业,对山西来讲既是一项长期任务,更是当务之急。文化旅游是越挖越多的资源,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轻商”观念,要拿出相当精力专门研究部署服务业发展问题,重点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制定和协调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之逐步成为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先导产业。
蒋韵:百余年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往往批判和抛弃的多,积累和传承的少,出现对历史一知半解的尴尬。在我开会之前,《国家地理杂志》约我写文章,他们最近在策划关于“天府之国”的专题,在中国历史上有7个地方被誉为“天府之国”,居然有山西太原,当时我听了真是百感交集,但同时也觉得自己孤陋寡闻。
明清晋商鼎盛时期,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如今山西人的文化自信力出了问题,缺乏自豪感。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独特性弥足珍贵。山西曾经有过辉煌,亦将会迎来美好的明天。通过了解晋商孕育出的晋商精神,对于我们重拾自信,奋起直追,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记者点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曾说:“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都必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渊源。”因此,振兴山西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优良的商业传统无疑是我们可利用的最有效的一大社会资源。
本报记者田建平 岳晋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