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月21日电 (见习记者江耘)就业难!是很多大学生毕业生走遍无数用人单位,撒过无数简历后所发出的一声长叹。就业不难!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却是这样认为。他还说,起点决定不了人生一辈子,希望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要“挑花眼”。
杨卫告诉记者,浙江大学去年本科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达百分之九十七,“剩下的百分之三,并不是找不到工作,其中很多是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就业。”
就业压力对浙大来说不是压力,但对中国很多高校来说,却是不小的压力。数据显示,二00六年高校毕业生有四百一十三万人,比零五年新增七十五万;去年高校毕业生达四百九十五万,截至去年九月一日,毕业生就业人数为三百五十一万,比零六年同期增加五十四万人,但是仍有一百四十多万应届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再创新高,超过五百五十万人。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很多大学生和专家将就业难归结为此。
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浙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百分之三十八,未来五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则要达到百分之四十五以上。也就是说,未来的中国,可能有一半以上人将受到高等教育,未来高校毕业生也会越来越多。以后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是不是更大呢?杨卫认为,高校毕业生增多不是造成就业压力的根本原因。要缓解就业压力,必须大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
大学生首次就业不应过于择业。杨卫认为,起点并不能决定人生轨迹,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不一定是奋斗终身的工作。杨卫还以身说法,他当初大学毕业后的首份工作是在工厂做一名打铁工人。如今成为浙大校长,他表示,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一直往上走,起点高与低并不决定太多。
“学生喜欢的专业,老师熟悉的课程,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三者一致作为教学计划设置的最终导向”杨卫表示,目前很多大学在这三方面不一定完全一致,特别是培养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的知识结构无法一致,导致部分毕业生就业无门。
杨卫告诉记者,他最近在看一部叫做《幸福来临》的电影,说的是一名黑人为从事理想职业,经历很多挫折与低谷却永不放弃,最终实现理想。杨卫说,国外用人单位在聘人之后会对新人进行培训,使之很快适应该行业。
回归国内用人单位,杨卫认为国内很多用人单位对新员工缺少培训,总希望所用之人马上熟悉业务,这种拿来即用的思想也将很多优秀人才拒之门外。杨卫建议,好的用人单位应该目光更长远些,关键要找到优质学生、潜力学生,“学科有差距,专业有不同,并不太重要,素质高、大知识结构完整的人才才是好人才,才能使企业长期处于不败地位。”杨卫认为,只要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面做好工作,就业压力不成压力,就业难也不难。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