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在农业节水增效方面尝到了甜头,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全区上下心齐劲足,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今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为主的设施农业在我国广大农村已经相当普遍。
然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设施农业却别有一番重要意义,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增产增收,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宁夏是我国严重干旱缺水的省(区)之一,经济欠发达。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而且用水结构严重失衡,更是困扰着宁夏。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区农业用水占耗水总量的94%以上,工业用水仅占3.7%,新上工业项目无取水指标。
无粮不稳,无工不富。宁夏目前是我国5个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00公斤的省区之一。宁夏的煤炭储量非常丰富,迫切需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宁夏工业用水每立方米创造价值57元,农业用水每立方米创造价值0.97元,尽管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但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逐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尤其是逐步加大对极度缺水地区的投入。为此,宁夏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确立了以农业节水支援工业、工业用水反哺农业的新的工作思路。
既要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又要逐步减少农业用水,这个矛盾该如何处理?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宁夏全区上下形成了共识,就是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他们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旱作节水高效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并因地制宜地大力推进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特色农业、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三大区域产业体系的尽快形成,力争到2012年,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农村小康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宁夏中部干旱带的4个县区都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里年降雨量通常在200毫米左右,而年均蒸发量却高达近3000毫米,从2003年起,这一带又连续5年遭遇了历史上50年一遇的大旱,人畜饮水更是极度困难。
记者在银川市郊的一家民营企业看到,他们租种了近4000亩土地发展设施农业,在这里长年打工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0800元。
尝到了科学发展的甜头,宁夏计划在近几年将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到100万亩。(据新华社银川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