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张扬军 |
来源:《人物》杂志
记清华大学教授张扬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一个曾经连生活都难以为继的孤儿,现在却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难以计数的财富,张扬军的成长轨迹给我们太多的感叹和联想。
□ 文/欧阳敏
2006年2月,清华大学接到解放军总装备部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部专门发来的感谢函:“……为解决某型装备在高原大负荷和爬长坡的情况下发动机过热难题,提高装备的高原适应性,我部专门成立了研究专家组,并聘请贵校张扬军教授为专家组技术总负责人。
张扬军,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车船动力流体专家;现为解放军总装备部某技术专业组专家、国家安全重大基础项目课题负责人。他的履历上往往与“第一”、“最年轻”或“唯一”等字眼相关联。如他在清华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车船热动力研究室,采用跨行业交叉理念将航空热动力技术应用于车辆船舶工业;36岁那年被聘为教授,成为清华大学汽车系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是解放军总装备部某技术专业组唯一一位来自民口单位的专家;他是美国通用公司北美技术中心动力室与中国进行第一个国际合作的课题负责人;在获得首届“中国优秀博士后”奖的全国十佳博士后中,他是最年轻的;2005年,因为贡献突出,他再次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张扬军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国防973、航天863、国防预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他将学科交叉形成的新思维指导研究工作,把提炼物理数学模型的机理研究与建立计算方法和工程应用有机地结合,取得了若干开创性成果,先后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
在张扬军的简历上,各种名目的头衔排成长长一串,看到这些头衔,如同看到他在科学研究领域里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但在他的人生履历上,上大学前的日子却写满了辛酸与不幸。1967年出生,1岁丧父,11岁时母亲改嫁,从此张扬军沦为孤儿。一个从小孤苦伶仃的农村孤儿,是如何克服贫困与饥饿艰难前行,取得今天的辉煌的呢?
童年艰辛
今年刚满40岁的张扬军,又黑又瘦,个子矮小,穿着简单朴素,将他与在京打工的建筑工人们混在一起,谁也不会认为他是名震海内外的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去一些大的饭店宾馆参加会议时,曾多次因其外表的原因被保安拦在门外,有几次甚至从校外返回清华校园时也被学校保安拦住。有一次,一个单位来车接他,当他走到车边问是不是来接他时,车里的人望了他一眼,加重语气说:“我们是来接张扬军教授的。”张扬军笑着说:“我就是张扬军。”来接的同志瞪大眼紧盯着他,眼睛里满是不相信,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和民工差不多的人,就是承接如此重要科研任务的清华大学教授。在外面开学术会议,主办方一般都是将清华大学的教授放在显著的位置。当张扬军在位子上坐下时,总是引来很多惊异的目光。他笑着对笔者说,我走到外面,说自己是农民、工人、学生人家都相信,唯独说自己是清华大学教授,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样也好,我和人家打交道反而没有负担和压力了。当谈起他的过去时,张扬军心情平静,面带微笑,眼望远方,仿佛又回到几十年前。
宜昌亭,是湖北省宜昌市的东南门户,进出三峡必由之路,川鄂交通之咽喉。这里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是一处能攻能守的用兵之地。早在公元225年夏,东吴镇西将军陆逊率军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蜀“夷陵之战”,刘备从此一蹶不振。一千多年过去了,亭的山川依旧,周围的山岗春绿秋黄,一代一代亭人在这片土地上勤苦劳作,繁衍生息。
张扬军出生在亭的高湖村,这片土地给他留下太多辛酸的记忆。因为家庭贫寒二哥张扬新被送人。1岁多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如同顶梁柱轰然倒塌,父亲的去世使得家中一贫如洗,母亲带着小扬军和他的大哥艰苦度日。自从记事以来,饥寒一直伴随着小扬军成长。从小营养不良,张扬军的个子明显矮于同龄人。也许是命运为了补偿对张扬军的不公,他虽然家境贫寒,身材瘦小,穿着破旧,每天要上山砍柴,放学回家后还要打猪草,但学习成绩却出奇的好,从小学起,在班上从来都是名列前茅,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他读完高中,考上大学直至进入社会。
张扬军天性活泼好动,甚至还有些“淘”。由于会玩,学习成绩又好,老师常常让他当小老师,帮助辅导同学们。张扬军这个“小老师”却将同学们带到外面藏猫打仗,玩得热火朝天。老师的信任和在同学中的号召力,使他渐渐地成了孩子们中的“头”。他自命为“司令”,身边还有“副官”、“通讯员”,走到哪里,一呼群应,好不威风。他整天带着自己的队伍在山岗上、草丛里游戏打闹,小伙伴们是他砍柴、打猪草的得力助手。张扬军从小爱看书,在给生产队里放牛时,他带着自己的队伍来到小山坡上,命令“部下”们牵着牛到草地上去吃草,自己则躺在小山坡上惬意地在书的世界里徜徉。到日头西斜时,小家伙们一人一把,猪菜柴禾都全了。只有当夜幕降临,小伙伴们都各自回家时,张扬军才感到难耐的寂寞。
命运对张扬军过于残酷,他的大哥大他13岁,张扬军9岁时,因为家贫,大哥倒插门到很远的地方给人家做了上门女婿。大哥走了,家里更加困难,母子俩不得不靠砍柴卖维持生计。那段日子,张扬军每天放学回家就拿起柴刀沿着弯曲的小路上山,直到天黑才扛着柴捆下山,第二天母亲将他砍的柴背到镇上去卖。
11岁那年,他读小学4年级,迫于穷困的生活,母亲改嫁离开了他,从此张扬军成了孤儿。在正常的人家,11岁的孩子正是在父母身边无忧无虑地享受灿烂阳光的日子,但幸福的阳光却没有照射在张扬军的身上。在一个还能勉强遮风挡雨的破屋子里,他孤身一人,除了床上一床破棉被,桌子上一双碗筷,就什么也没有了。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孤零零的一个人,没有亲人,没有经济收入,没有生活来源,没有人来管他的吃、穿、用,他的学习、他的成长。生活向他展示了人生的另外一面,逼着他去考虑本不该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考虑的问题:今天吃什么?明天又该怎么过?怎样才能活下去?
母亲走后,开始时每周还回来看张扬军一次,以后渐渐地少了。有一次,母亲连续两个月没有来。一个11岁的孩子独自面对生活,可以想象每天的艰难与辛酸。那段日子里,张扬军做梦都盼望妈妈能出现在身边。每天放学后,他就端着个小凳坐在门口,眺望着远方的路上,从天亮一直等到深夜,半夜里听到狗叫,张扬军也会立刻跳起来跑到门口,希望母亲会出现在门边。一天,两天,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母亲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漆黑的风雨夜里,又困又饿的张扬军惊恐地缩在床角,心底里也充满了恐惧、酸楚与痛苦。父亲死了,哥哥走了,母亲又弃他而去,自己一个人怎么过?
除了上学做作业外,张扬军每天还要挑水、打柴、做饭、喂猪、洗衣、种菜。家里没有米了,11岁的张扬军要敲开左邻右舍的门去向人家借,要看各种眼色,听各种闲话。不到一米高的他要独自面对这些连大人也难以应付的生活难题。几天不挑水,水缸里长毛了;做一天饭,要吃几天,除了辣椒酱就再也没有别的菜。每当傍晚,家家炊烟缭绕,灶台飘香,张扬军却只能呆呆地坐着。
瓶里无油,碗里无盐,桶里无米,袋里无钱,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熬到放暑假后,一个亲戚领着他到宜昌城里找到已经改嫁的母亲。见到母亲,张扬军本来有无数的委屈想要倾诉,但见到母亲之后所感受到的情况,使得他将满腹的话全部堵在嘴里,他明白了妈妈在城里的这个新家并不欢迎自己,满腹的委屈化为泪水从眼眶里默默地流出。张扬军又回到了农村。尽管母亲以后也设法帮助他,但仍无法改变他独自面对生活的困境。
为了活下去,张扬军每天下午学习结束以后,仍旧拿起柴刀到周围的山上砍柴,到了周末再将柴挑到镇上卖,靠着砍柴,他为自己挣回了生活费。每逢节假日,他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因为身材瘦小,队里给他安排一些拔草放牛的轻活。这种活工分少,张扬军要求和成年的青壮劳动力一起挣工分。看着他瘦弱的身子,队长一个劲地摇头,张扬军不服地说:“试试看”。终于他和大人们一起赶着牛在水田里耕地耙田,凌晨两三点起床打谷赶碾,烈日下在地里割麦、插秧、挑草头(刚割下来的稻子捆成捆叫草头)。张扬军回忆说:“一捆草头近百斤,挑草头的尖担(一种两头尖的扁担)又硬,因为怕谷穗脱落,草头挑上就不能放下,从地头到打谷场有近一里路,我第一次挑上草头人被压得两头晃,连步子都迈不开,我咬着牙一步一步走下去。两趟下来,硬扁担将肩膀磨破了,草头一上肩,就像刀子割一样,两天一下来,整个肩膀血肉模糊,我也不知道自己怎样坚持下来的。”艰苦的劳动锻炼了他的身体,磨练了他的意志,也基本上保证了他的生活和学习费用。
“老师就是我的父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童年生活的艰难困苦造就了他超乎常人的坚韧与毅力。就在张扬军这艘没有动力的小船在人生之海飘荡时,老师和社会向他伸出了援手。
了解到他的家庭现状后,老师和同学们都关爱着这个不幸的孩子。一起上学的同学常常从家里多带一份饭菜给他,从此他过上了吃“百家饭”的日子。有一次他生病了,但没钱看病,只能干熬着。张扬军初中的班主任吴明皇知道后,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半个月的工资,将他送到医院,守护在他身边,并在班上号召全班同学给他捐款。全班同学你一毛我一毛地帮助他。张扬军记得,有一个同学给他捐了2元钱,在那个时候,2元钱是他半个月的生活费呀!
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张杨军对学校、对集体充满了感激之情。初三那年,张扬军以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宜昌地区教研室办的重点试验班,但因为费用无法解决,他打算放弃。听说这件事情后,负责招生的胡献国老师对他说:“你一定要克服困难去读书,至于费用的问题,由学校负责解决。”就这样,张扬军来到了设在镇上的土门中学。在这里,学校不定期地给他发放生活补助费,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这一年冬天,新的班主任谢述贤将一套崭新的厚绒衣交到张扬军手里:“这是党给你买的,你可要好好学习呀!”从小学起,张扬军就没有穿过新衣服,捧着厚厚的绒衣,他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拿在手里暖在心里。在新的集体里,老师们分外关注这个贫寒的孩子,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化学老师干脆让张扬军晚上住到他的宿舍,与他睡在一张床上。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张扬军的学习成绩如同竹林新笋,一下子蹿至全班前一、二名。
1982年,张扬军初中毕业,他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是考中专尽快就业还是考高中准备读大学?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张扬军选择了前者,他报考了宜昌县师范学校。谁知体检时因为身高不够,他落选了,命运之神安排他继续接受高中教育。在宜昌县高中,张扬军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班主任——张孝茂,这是一位仁、厚、严、爱集于一身的老师。他关爱张扬军,更严厉地要求张扬军。面对又严厉又细心的张老师,张扬军回忆说:“张老师是我的严师,但更像我的慈父。他不光关心我的学业,更注意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上教我做人。”
高中期间学习日渐紧张,此时的张扬军不能再去砍柴和回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仅靠学校每月补助的4元生活费度日,饿肚子成了家常便饭。高中的两次饿肚子让他至今记忆深刻。一次是高二的寒假,他住在学校里,春节期间,人家都在热热闹闹过年,他一人在学校宿舍里冷冷清清。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学校伙房不开伙,镇上的商店不开门,张扬军身边只有两袋方便面,他回忆道,“每天饿了就喝凉水,然后就看书,尽量地争取忘记饥饿。”他把两袋方便面捶碎,饿极了就吃一点,就这样,他硬是靠两袋方便面过了五天。另一次是1985年高考期间,高考前一天,张扬军已经分文不名。第二天,因为无钱吃早饭,他饿着肚子走进考场,他觉得,考试的内容太简单了,就和平常做作业一样,时间不到一半,他便完成了全部试题,剩下的时间便是考虑该怎么解决肚子问题,以维系下午的考试。张扬军的高中语文老师喻祖权回忆说:“那时的张扬军,又瘦又黑,一年四季一件破衣服,他的生活在全校是最差的,但他是全校最刻苦的学生。”
1985年,张扬军的高考取得了总成绩578分的优异成绩,高出当年重点录取分数线73分。数学满分120分,他得了118分。虽然成绩优秀,但他根本没有考虑填报武大、清华、北大等非师范类重点高校,而是立志要当一名老师,希望报考北京师范大学。他认为,老师是他的“父母”,是因为老师们的关照,他才有了今天。他说,读小学时,有一个老师上课时天天端着一杯水,他曾经偷偷地喝过一口,原来是糖水,他没想到,糖水竟然那么好喝,边上课边喝糖水,这真是世界上最好的享受,从此做梦都想做一个能喝糖水的小学老师。其次他听说师范院校的学生伙食费由国家全包,他可以免除上大学后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招生也是人才之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叫徐学贤的老师三次找张扬军,向他介绍北航的教学、科研等各方面情况。北航招生简章彩色封面上一枚腾飞的火箭更是一下子就打动了张扬军的心,他从小就喜欢军事,更不用说导弹、火箭、飞机等现代兵器了。他对徐老师说了自己报考师范院校的理由。徐老师告诉他,报考北航一样可以当老师,学校有奖学金,完全可以支持你读完大学,只要你愿意,北航的专业任你挑。张扬军问:“北航哪个专业最好?”徐老师告诉他,发动机是一切航天器的动力,发动机专业最好。张扬军说,那我就读发动机专业。就这样,张扬军决定填报发动机系。揣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带着东拼西凑的178元钱,1985年9月1日,张扬军只身踏上了北上的列车,两手空空地来到了只在书本上和梦里才到过的首都北京。
在北航,老师和同学们对张扬军的关爱与宜昌中学时一脉相承。从他报到的第一天起,当时的辅导员,现为北航副校长的孟祥泰就跑前跑后地安排他的学习和生活。学校给他每月29元的一等助学金,依靠这笔钱,张扬军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他每天在食堂买一份最便宜的白菜,将其分成两份,一份中午,一份晚上。整个大学阶段,他从没有买过一份荤菜。他说,他已经记不得鱼和肉的味道了。虽然生活清苦,但有了基本保障。除了助学金外,学校也给张扬军安排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如校对资料等。每次开学或是过年过节,凡是有同学从家里回来,带来的食品中必然有张扬军的一份。辅导员武守坤老师拿他当自己的弟弟看待,后来到深圳工作,在经济上还不时地接济他。大学二年级时,张扬军收到了一封来自深圳的信和寄来的50元钱,寄信和寄钱的是一位他从不认识的李素贞阿姨。李素贞在信中说,她曾是一名教师。得知张扬军的情况后很感动,她希望张扬军努力学习,不要为经济问题发愁,她愿意做张扬军的“妈妈”,以后按时给他寄钱,直到他大学毕业。以后这位李阿姨又寄来自己亲手编织的毛衣。在北航的校园里,张扬军再一次感受到了母爱。
成才之路
组织和集体的阳光温暖着从小孤独的张扬军,使他茁壮成长。作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张扬军天资聪颖,老师讲课,他一听就懂。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月给自己制订学习目标,然后将学习目标分解到每周,再分解到每天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依据这个目标,逐步前进,每天要完成的功课,从不拉下。整个高中到大学以至在他以后的科研工作中,都是按照这种习惯,逐步积累,步履坚实。在宜昌读中学时,因为学习成绩好,他主动帮助老师给其他同学做一些辅导工作,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他始终充当着小老师、辅导员的角色。这个角色也推动着他的学习总是走在其他人的前面,也使他与同学们始终保持着互助互动的朋友关系。
1989年大学毕业时他免试保送直接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师从陶德平教授进行航空热动力技术研究。硕士毕业后考取北航博士研究生,师从周盛教授和陶德平教授继续进行航空热动力技术研究。1995年博士毕业后,张扬军来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在合作导师吴玉林、陈乃祥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电站动力技术研究。1996年博士后出站留清华大学工作,进行航天和汽车热动力技术研究。
在科研领域,张扬军思路敏捷,注重学科交叉形成新的思想,针对当代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前沿及其在航空航天、动力机械、汽车等领域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国防科研上做出突出成果。他将空气动力学分析与汽车造型和车身设计相结合,建立了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与分析平台,将有利于提高我国自主开发轿车的能力。他将自己在北航学的航空航天知识运用到汽车动力上,提出汽车研究要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很快取得明显成果。
科研工作者始终要保持活跃的思路,张扬军告诉笔者他与自己的博士导师周盛的一段故事。一次周老师与张扬军谈起武侠小说,张扬军说,我们这么忙,哪有工夫看武侠小说。周老师说,“搞科学就是要异想天开,要在异想天开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科学家就怕墨守成规,就是要看武侠小说。”张扬军说,周老师的这段话让他受益匪浅,以后在他的科研中和对自己的研究生教学中,他始终将此作为一种方法论来学习和运用。
在学习和科研的道路上,张扬军一路绿灯,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当了一名老师,不过不是他小时候所希望做的喝着糖水的小学教师,而是国内最具盛名的清华大学的教授。年轻的张扬军在科研领域里迅速展现出才华,从攻读博士起就参与了我国一系列国家级重点工程的科研课题,在清华留校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做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开始回报国家和社会。
针对张扬军在航天热动力研究中的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原航天863大型运载火箭专家组组长、航天热动力专家朱森元评价道:“张扬军同志承担着863—2领域的关键课题××××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对××××动力装置具有重要的作用。……张扬军所负责的863项目已通过解放军总装备部和863—2专家委员会的验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席团执委会委员、技术学部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徐建中院士对张扬军在国防某重点科研项目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写出文字评价:“张扬军同志针对当代先进航空发动机设计所面临的难点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前沿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推动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的创造性的贡献。……张扬军是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汽动热力学学科分会委员会最年轻的委员,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突出的研究才能,已成为该学科领域新的学术带头人。”
原航空工业部624所(现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对张扬军的研究课题作出经济效益评估说:“……该成果移交我所后,已具体应用到我国某型风扇的研制中……为国家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为国家避免……的损失将以亿元计,因此,该成果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针对张扬军在电站动力研究中的一项成果,机械工业部上海发电成套装备研究所评价说:“……经过使用后,我们认为该项成果为蒸汽轮机叶片流动弹性稳定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极为先进和有效的理论工具。”电力部曾发文将他与合作者的有关研究成果推广至十几家省级电力设计院,并具体应用到蒲石河、响水涧等多家电站设计中。
1999年,张扬军发挥跨行业交叉的优势,开始从事汽车热动力与节能技术研究,对某两型军用车辆动力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推广应用于美国GM公司;他研发的高原增压发动机节能型热管理系统批量列装部队,有效解决了多个型号装备的高原适应性问题。张扬军常对他的博士后和研究生们说:“一个从事工科的科研工作者,如果不能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那他的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曾经连生活都难以为继的孤儿,现在却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难以计数的财富,张扬军的成长轨迹给我们太多的感叹和联想。
张扬军告诉笔者:“一般人很难理解到我每次接受学校和社会对我的救助时的那种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激之情,没有党和国家,没有老师和学校的关心,就没有我张扬军的今天。我虽然过早失去了父母之爱,却得到了比一般人更多的社会集体之爱。作为一个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自己只有努力学习,刻苦工作,才能回报我们的国家、回报我们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