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月22日讯 记者严冰报道:今天从由国家林业局和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共同举办的治理荒漠化国际会议了解到,目前中国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中国正加快推进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受到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机构的高度评价。
国家林业局在会议上透露,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地荒漠化治理,始终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相继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对重点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进行了集中治理,推动了全国生态状况的持续好转。
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防沙治沙事业进入工程带动、政策拉动、科技驱动和法制推动的新阶段。在21世纪初期,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7924平方公里,年均减少7585平方公里。2005年结束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沙化土地面积开始出现净减少,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遏制了沙化土地扩展的势头,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地方开始呈现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喜人局面。
据悉,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一些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全国有近4亿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胁,贫困人口的一半生活在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之一。
虽然全国土地沙化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但局部地区土地沙化仍继续扩展。全国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如果利用不当,极易成为新的沙化土地。治理难度依然很大。在全国现有的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的还有5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按现有的治理速度,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治理。目前,治理成果依然脆弱。一些已治理的地区,植被刚开始恢复,稳定性差;一些地方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后,后续产业没有发展起来。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再次造成土地沙化。
据了解,中国正在力争到2010年,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遏制,重点治理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20年,完善生态防护体系,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荒漠化地区生态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据悉,本次会议以“防治荒漠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重点研讨荒漠化成因、发展中国家治理荒漠化的成功经验、相关技术和能力建设,开展防治荒漠化国际合作的途径和方式等问题,为将于2008年5月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6次会议做准备。本次会议得到了世界受荒漠化危害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40多个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的数百位代表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