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高寒禁区建功风雪边关
——黑龙江北极边防派出所爱民固边
“在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环境里,只要能在那里常驻,就很了不起了!”提起常年驻守在我国最北边陲的黑龙江北极边防派出所,当地群众没有一个人不竖起大拇指称赞的。
漠河县北极乡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北部,是我国的北极点,素有“神州北极”“天涯北角”之称,年最低气温零下53摄氏度,一年内无霜期仅有86天。
“滴水成冰,吐痰成钉”,在这样的高寒禁区,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北极边防派出所的9名官兵不仅扎下了根,更以爱民固边的赤诚之心,书写下了“驻守高寒禁区,为民服务无盲区;环境艰苦气温低,工作标准不降低”的座右铭,克服天气寒冷、环境恶劣等困难,恪尽职守,扶危济困,创造了平安、和谐、稳定的边境环境。
北红村村民不会忘记,村里丢了黄牛,北极边防派出所的官兵曾冒着严寒帮助寻找。
2006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在距北红村5公里处,漠河县政府送给北红村的“扶贫黄牛”走失了12头。由于担心黄牛会越境至江对岸的俄罗斯,心急如焚的村民报警求援。北红村驻村边防警官王强和王频频冒着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外出帮助寻找。
“那天晚上的风像刀子一样,边防官兵硬是把牛一头一头地找到,交到我们手中。后半夜找到最后一头带崽母牛时,牛已经冻得趴在雪地里不能动了。牛都冻得那样,人得冻成啥样?”北红村的王春老人说。
那天夜里,王强冻得瘫倒在雪地里,双脚钻心地疼痛。“我们把他抬回村委会,他的鞋袜都冻在脚上脱不下来了,凭经验我们觉得他的脚保不住了。这么年轻的孩子,没了双脚怎么办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春眼含热泪。
“当时,我吃了10片止痛片才勉强忍住疼。村里几个老人一边用当地传统方法为我暖脚,一边掉眼泪。可能是感动促进了血液循环,我的脚竟然保住了。”说起往事,王强记忆犹新。
北极中心小学的27名小学生不会忘记,在风雪呼啸的雪夜,他们乘坐的客车冲下公路卡在大树中间,是边防官兵顶风冒雪将他们救出。
“危急时刻,他们就像北极光一样闪耀在冰天雪地里,照亮我们回家的路,温暖我们被冻僵的心……”在北极中心小学的一次主题班会上,孩子们这样赞美边防官兵。
北极乡的老百姓更不会忘记,正是由于边防官兵的辛勤工作,才有北极乡现在良好的社会治安形势。
“这里老百姓外出时,房门根本不上锁,只用竹筷子或小木棍往门上一插就走。谁家自行车没了既不报案也不找,因为他们知道不会有人偷的,准是亲朋好友有事临时骑走了。因为知道没人偷盗,北极村的很多自行车都不安锁。”北极乡副乡长赖春霞这样描述当地治安状况。
爱民才能固边。经过多年的努力,北极边防派出所摸索出了适应林区特点的治安联防机制,有效弥补了村屯偏远、战线拉长、警力不足、触角延伸不及的弱点。截止到目前,北极乡80%的村屯实现“零发案”,“两抢、两盗”案件控制率达100%,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将各种可能导致治安甚至刑事案件的矛盾化解在基层。
北极边防官兵所做的一切,祖国人民没有忘记。在北极边防派出所的荣誉室里,“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群众工作标兵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基层建设标兵单位”、集体三等功等数十块牌匾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泽。这些荣誉,记录着光荣,承载着重托。(据新华社哈尔滨1月22日电)